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6/05
FabCafe Taipei 是位於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一角的一個公共創作空間,但它有別於FabLab、駭客空間(hackerspace)等其他可以讓自造者動手做的空間,除了提供自造者常用的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外,同時還提供咖啡和簡單的輕食。這次藉由訪問FabCafe Taipei 的共同創辦人黃駿賢,讓我們更了解這個空間的性質,以及這個空間想提供臺灣自造者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跟氛圍。
・2013/12/17
2013 年可說是公共創作空間起飛的一年,許多空間都在今年紛紛成立。這些空間設立的核心目標是希望將原本只限於設計師之間的創作與交流,推廣普及到一般民眾,讓大家可以以較低的價錢取得平常不易或無法自行購置的製造設備與相關諮詢服務(例如3D 印表機、雷射切割機、水刀與桌上型沖銑床、CNC 加工機等),紮根自造者精神。
・2013/12/05
Fablab是一個實現夢想的空間,但唯有「你」願意參與進來,自己動手,才有機會。 不久的將來,即使是一個人,也將能獲得「製作幾乎任何東西」的能力,Fablab就是這波浪潮的開始。 想知道Fablab到底在做什麼,該如何加入「共造者」社群,參加M.I.C. 第十六場:「機巧」就可以得到更多答案囉!
・2013/11/14
這堂課的基本概念是「從零開始製作(From Scratch)」,因此不允許使用現有的工具套件,其用意在於讓學生不管去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利用最基本的工具完成「(幾乎)萬物皆可做」的目標。最重要的是,打造原型的過程也是讓創意進一步延展的時間。我們的思考會在創意外化為「物品」的過程中得到另一層的刺激,進而獲得新的靈感。
・2013/11/12
尼爾.格申斐德每年秋季都會在MIT(麻省理工大學)開一堂名為「(幾乎)萬物皆可做」」(How to Make(Almost)Anything)的超人氣課程。這項課程一開始只是以極少數的研究生為目標,講解如何將數位工具機應用在研究的方法而已,但是第一年第一次上課時,尼爾.格申斐德卻在走進教室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因為不管是否是MIT的學生,總共超過一百人來聽課,而且所有人都眾口同聲地說:「我們期待這堂課好久了!」或是「拜託讓我們聽課吧。」之後這堂課的內容愈來愈成熟,慢慢地進化成「個人製造」的入門課程。
・2013/11/07
FabLab 的「Fab」是從「FABrication(製造)」與「FABulous(愉快的、美好的、快樂的)」這兩個單字而來,如果對應空間的想像,FABrication就像是「工廠=製造」,而FABulous就像是「咖啡廳=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