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2/10
這樣一個秋天的晚上,約上兩個文藝女青年密友,坐在百麗宮影院,一百四十二分鐘,看一場3D版《大亨小傳》,看十六年後李奧納多如何再度扮演了一個情聖。整件事情,回想起來有點滑稽。
・2013/06/07
「你看過這篇文章嗎?我在想,我是不是他所說的80分女孩。更正確地說,我應該算是80分老女人了,都快35歲了,戀愛經驗還掛蛋。」臉書右下角傳來她的訊息。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在塗鴉牆上看到這篇文章了,從不同的朋友、不同的女孩(人?)、不同的地方轉過來,一開始我以為,這篇文章在某種程度上同理剩女的悲哀,後來才發現,許多推論都只是推測,許多推測也沒有根據。
・2013/02/08
正因為你原先期待從這段關係裡面得到許多,他的去留就影響你更多。期待與依賴,本來就是休戚與共(Levinger, 1999);相反地,當一方不在懷抱著任何期待,這份感情也往往命在旦夕。當然,愛並不是全部──至少在婚姻裡面是這樣。
・2012/11/19
很多夫妻有「夫妻臉」,甚至只是交往一段時日的情侶也可能因為長相被誤會成兄妹,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旁多到很不像是巧合。但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怎麼會這麼像呢?這絕對不是什麼「相由心生,心裡裝的都是另一個人」的肉麻鬼話;再說如果真的是這樣,應該不會「越來越像」,而是會「變臉」(face off)-兩個人的長相對調吧?
・2012/06/20
從那一年開始,親密關係研究者像著魔一般,在談論到愛情的時候,都不得不觸及依戀的議題。以我最喜歡的一本期刊Personal Relationships為例,2010年就有一整期在介紹並闡述未來依戀理論的發展走向,其他大的期刊如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等等,近五年來幾乎每兩個月就會有一篇以Attachment作為標題的文章,其他蝦兵蟹將的小期刊就更不用提了,依戀理論簡直是親密關係研究中的紅海。
・2011/09/04
婚姻是人生大事,從小,辦家家酒就在模擬婚姻,到了青澀時期的「那一年」,想跟坐在座位後頭的可愛女孩結婚,然後到了適婚年齡開始被長輩逼著結婚..就連媒體上也都充斥著名人的婚姻八卦,也因此,婚姻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討論,不過在這篇裡頭我們把焦點放在睾固酮(Testosterone)上,來看看「婚不婚」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