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23/05/10
國科會首度向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廣下英雄帖,舉辦「Open Call 科普 創意松」,得獎名單已揭曉,並將於今(112)年 5 月 26 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進行頒獎及展示得獎作品,當日將結合國科會科普活動計畫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成果一同展出,讓各界能藉此機會相互激盪對科普的想像!
・2020/05/22
這個時節,冷暖氣團交會的滯留鋒停留在臺灣上空,造成綿延不斷的陰雨或是大雨,也就是溼答答的「梅雨季」了。梅雨影響的範圍很廣,包括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日本中南部和韓國等地。由於發生在梅子成熟期,因此慣稱為「梅雨」。
0
0
・2020/05/21
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呢?可以利用在什麼領域?量子糾纏是成對或成組的粒子彼此間不論距離多遠都會有相關聯的狀態,以至於測量一個粒子的狀態將會立即改變另一個粒子的性質,這聽起來雖然很奇怪了,但是其含義可能會破壞我們對物理學的全部理解。西班牙研究人員觀察到氣體中多達 15 兆個糾纏原子,他們說這是任何其他實驗的約 100 倍。有趣的是,糾纏不一定是彼此靠近的原子才會發生的狀況,在任何給定的原子對之間有成千上萬個其他原子,每個原子都有自己的伙伴。西班牙團隊所發現的結果令人驚訝,與目前科學家對糾纏的期望完全不同。而該團隊也希望這種巨大的糾纏狀態可協助感測技術的突破,提昇大腦成像、自駕車,到暗物質搜索等應用的功效。
0
0
・2020/05/20
梅雨季節到來,這時節伴隨著雨天,還有大量的「神風特攻隊」傾巢而出,這些在路燈下盤旋的大量飛行物體有著許多俗稱──大水螞蟻、大白蟻、飛蟻……
1
3
・2020/05/18
在動物體內,光線對睡眠、荷爾蒙釋放和新陳代謝都有強大的影響。 東京都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Takaomi Sakai 及其團隊的研究發現,光可能也是形成和維持長期記憶的關鍵。
0
0
・2020/05/14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 ASD) 是一種腦部發育障礙所導致的複雜疾病,患者往往在社交溝通、互動及表達上有障礙,成因目前仍未有定論,普遍認為與遺傳及基因變異有關。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莊樹諄研究團隊,首次系統性建構環狀 RNA (circular RNA) 在自閉症腦部的基因調控網路圖譜,有助於增進對自閉症致病分子機制的理解。
・2020/05/09
粒線體非常重要。所有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都要經呼吸作用產生能量:葡萄糖+O2→CO2+水+能量。這個燃起生命之火的作用,就是在粒線體中進行的。它做為課本認證的「生物的發電廠」,分解養份產生「能量貨幣」ATP。
0
1
・2020/05/07
恐龍的後代-鳥類,如何躲過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一直是科學家亟欲解答的問題。科學家普遍認為,雜食性、食蟲性以及食腐性動物,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得以存活,可能是因為牠們的廣泛攝食偏好。為了證實這個推論,國輻中心領先全球首度利用同步輻射穿透式 X 光顯微術,以研究由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古鳥類與小型獸腳類恐龍的牙齒,並比對先前暴龍等大型獸腳類恐龍牙齒的結果。研究團隊還發現,古鳥類牙齒的多孔罩牙本質層結構以完全退化消失,且琺瑯質層變薄且結晶結構趨於簡單化,這意味著古鳥類的牙齒不再需要特殊的力學保護機制,再度印證古鳥類與獸腳類恐龍食性的極大差異。
0
0
・2019/05/29
雖然在人類歷史上,台灣沒有火山噴發紀錄,但是否有再度活動的可能性,不僅為值得研究的科學議題,更關係著大台北都會地區的安全。
0
0
・2019/05/23
在資訊處理與運算等過程中,資料的儲存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若能掌握大容量、小型化、高速、節能且可靠的儲存技術,便能建立超高效能的計算平台,大量提升資料處理的效率。而探尋具有更強大多元的邏輯狀態記憶能力之材料,以及全新的存取技術,可說是未來資訊科技發展的關鍵。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