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Y. M. Huang
Y. M. Huang
95 篇文章・ 4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探討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老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部落格網址:認知與情緒新聞網 (http://cogemonews.com)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13/05/22
同情心和同理心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對於他人落難時所產生想要幫助他們的行為,後者指的是去設身處地的考量他人的心境。有些研究者認為同情心是一種利他行為的展現,但這其實不全然是正確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第十章、第十一章,有關於利他行為的討論。
・2013/05/15
相信大家在很多恐怖電影中都看過劇中的主角在被追殺的時候,除了尖叫、快跑外,他們眼睛也會瞪很大,但大家有想過為什麼在這樣的情境下,眼睛要瞪很大?
・2013/05/08
正向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社交網路、健全的社交網路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健康程度又會影響我們的正向情緒。所以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影響的不僅僅是心理層面,而是生理也會受到影響。
・2013/05/01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則是進一步探索這些具體化認知的現象是否會受到我們對於事物表徵的經驗、以及當時所需要進行的心智運作而有所差異。也就是說,想到熊是否會讓每個人都手心發冷、想要拔腿就跑,還是只有在某些情境下會讓我們有那些反應。
・2012/05/04
結果顯示,小群體實驗參與者對廣告主觀評判的有效性與否並不能預測撥打戒菸專線的人數變化,但是他們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前額葉靠近中央的區域)的腦區活化程度則可以預測哪一段影片最能有效提升打戒菸專線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