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38 篇文章・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月 重設

・2019/02/28
回顧當時的時空背景,明治維新引進大量西方科學科技,日治的臺灣也因這些處理的方式,於防災作為上有所進展。而在「昭和十年新竹州震災誌」中,也有許多科學的觀測與分析結果,當時還未有板塊學說,難以解釋地震成因,但其中卻出現了「大陸漂移」的可能說法在裡面。
・2019/02/28
其實臺灣還有一種獨特的記載媒體,那就是「音樂」,像是我們曾介紹過林占梅的「地震歌」,便是一例,然而現在僅能留下古詩文字,譜曲就少了許多。此外,經過考證,也發現了許多地震的文獻記載,只是文字的傳播多少受限於知識水平的落差,是故也沒辦法像鯰繪般有兼具渲染、傳播與保存之功效。但古人也應該不懂多媒體傳播的理論,他們只是用最習慣的方式,將記憶流傳下去罷了。
・2018/02/04
地震學家除了研究科學裡的地震,歷史裡的地震也不能忽略!在地震科學起步前,想知道人們怎麼面對地震;怎麼認識地震,都必須從方志史料、隨筆,甚至文學作品中尋找線索。在地震知識未普及之前,這些前人的認知也許會有謬誤,但他們留下的地震記憶,卻大大幫助了現代人的地震科學研究。而在資料充足之後,地震學家又是如何研究地震的呢?讓我們從這篇文章窺知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