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學大抖宅_96
科學大抖宅
36 篇文章・ 1867 位粉絲
在此先聲明,這是本名。小時動漫宅,長大科學宅,故稱大抖宅。物理系博士後研究員,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人文社會議題鍵盤鄉民。人生格言:「我要成為阿宅王!」科普工作相關邀約請至 https://otakuphysics.blogspot.com/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3月 重設

・2021/03/21
太空旅行一直是人類的夢想,而月球就是人類離開地球、邁向太空的第一站,不過以目前來說太空人的資源還是由地球補給,未來有沒有可能在月球發現足以維生的水源呢?
・2017/03/23
在那女性運動尚屬萌芽階段的年代,有位才華洋溢的女性,不願屈就於社會期望,爭取旁聽的機會,突破法令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當政府以性別為由反駁她的大學授課申請後,她用男性數學家的助理名義教課。因為不被科學院接受,她無法自己發表論文,只得透過朋友幫忙發表。儘管她在數學領域貢獻卓著,卻因為猶太人身份,不得不離開德國;德國數學家使用她的數學理論,卻不能提及她的名字,好像她從未存在過。 她就是埃米.諾特,抽象代數的奠基者;紐約時報則稱「她的定理建立了近代物理學的骨幹。」
・2016/03/11
自從大抖宅開始進行物理研究之後,第二常被問到的問題便是:「這有什麼食用價值?能吃嗎?」雖然知識確實不能吃,許多基礎科學研究乍看之下對日常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若只以「能否拼經濟」、「是否實用」來作為學術的評價標準,恐怕是忽略了科學影響世界的過往歷史——當我們回顧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才會驚訝地察覺:科學研究的價值,往往超乎了人類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