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2月 重設

・2014/12/20
在英國童話「三隻小豬」當中,小豬三兄弟為了抵禦大野狼,選擇蓋不同類型的房子:老大蓋茅草屋,老二蓋木屋,老三蓋磚瓦屋,但最後只有老三的磚瓦屋成功抵禦大野狼,而老大與老二的房子都被摧毀了。三隻小豬雖然只是一則虛構的童話,然而人們所蓋的房子,不就是要像老三蓋的磚瓦屋,必須堅固耐用,能抵擋如大野狼般的災害侵襲嗎?臺灣位於地震帶,地震頻率高,而且有些地區飽受淹水之苦。究竟房子該怎麼蓋,才能因應這些災害呢?為探討這議題,本專題以「建築與防災」為題。
・2014/12/20
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發生在四千多年前的中國。在堯舜時代,黃河曾造成嚴重的洪患。當時,帝堯指派鯀治水,在黃河岸邊興築堤防,但歷經9年已失敗作收。後來,鯀的兒子—禹接替其父治水,採疏導代替原先的防堵策略,積極疏通河道,歷經13年,終於平息水患。數千年之後,世界人口更多更密集,社會與政治制度越來越繁雜,人類文明有了爆炸性進展。在這個時代,一旦發生洪患,該如何整治?要當現代版的大禹,應具備哪些觀念呢?
・2014/12/15
臺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根據中央氣象局過去90年的統計,臺灣平均每年約發生2,2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平均每年214次,災害性地震平均每年1次。臺灣的震災經驗非常豐富,我們從中學習到哪些科學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