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的開始-《伊波拉浩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九七六年九月初,蘇丹爆發疫情過後兩個月,往西五百英里,在薩伊北部的伊波拉河流域,村落零星分布的邦巴(Bumba)熱帶雨林區,出現了更致命的絲狀病毒。薩伊伊波拉品系的致命率幾乎是蘇丹伊波拉的兩倍,宛如一股毫不寬容的力量,在沉靜中醞釀著某個深不可測的意圖,而伊波拉就是那個意圖的產物。直到今日,我們還是沒能確認誰是第一個薩伊伊波拉個案。

在九月的最初幾天,某個大概住在伊波拉河以南的不明人士,或許碰觸到什麼有血的東西。當地人民獵捕猴子當作食物,所以那有可能是猴肉,也可能是別的動物的肉,好比大象或蝙蝠。又或者,那個人碰觸到的是一隻被壓碎的昆蟲,或是被蜘蛛咬了一口。不論病毒原始的宿主是什麼,雨林中血對血的接觸似乎開啟了人類世界的大門,讓病毒得以登堂入室。那扇門,可能就是這位不明人士手上的割傷。

source: NIAID

病毒在亞布庫(Yambuku)教會醫院冒出頭來。那是一間由比利時修女辦的內地診所,由一連串波紋狀的錫製屋頂和粉飾過的水泥牆組成,座落在雨林的教會旁。你在亞布庫醫院聽得到教堂的鐘聲、聖歌傳頌和用班圖語進行的大彌撒。隔著一扇門,身染瘧疾以至於渾身發抖的人們,正站著排隊等修女幫他們打針,只盼打了針後感覺能夠好些。

亞布庫的教會也經營一所兒童學校。八月底,學校有位老師和幾個朋友去薩伊北部旅行度假。他們向教會借了一輛荒原路華後踏上旅程,沿著布滿車輪痕跡的路徑緩緩移動,探索北部的鄉村,途中肯定時不時陷入了泥巴裡。這是在薩伊開車必經的過程。路徑主要是人行小徑,被連成一片天篷的樹團團圍住,永不見天日,他們就像是在隧道內行駛。好不容易抵達了伊波拉河,他們搭乘渡口的駁船過河,繼續北行。到了烏班基河(Obangui River)附近,他們在路邊的市場駐足,學校老師買了一些新鮮的羚羊肉,他的朋友也買了一隻剛宰殺的猴子,統統放在荒原路華的後車廂。當他們在車內顛顛簸簸,不論是哪個朋友都可能用手碰過猴肉或是羚羊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後他們打道回府。學校老師回到家後,他的太太燉了羚羊肉,全家人一起享用。隔天早上,他覺得不太舒服,便在去學校教書以前,先到教會另一邊的亞布庫醫院,找修女替他打一針。每天一開始,亞布庫醫院的修女會在桌上平放五個皮下注射器,接著整天都用它們打針。她們一天就用這五個針頭,替醫院數百名門診和婦女保健站的病人打針。修女和職員打完針後,偶爾會在一盆溫水內清洗針頭,以便洗去針頭上的血,但他們大多連洗都不洗就從一條手臂換到另一條手臂,一針接著一針打,患者的血因此混到了一塊。由於伊波拉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加上透過血液傳染的病毒只要有五到十個病毒微粒,就能在新的宿主體內展開極端擴增,病原體有非常好的散播機會。

那位學校老師在打過針後幾天,因薩伊伊波拉而發病。他是所知第一個薩伊伊波拉個案,但他很可能是在醫院接受注射時,從骯髒的針頭感染到病毒的,而這意味著還有別人因為伊波拉病毒而身體不適,當天稍早已先到醫院打針,只是同一個針頭又用到那位學校老師身上。那位不明人士可能是伊波拉在薩伊爆發的元凶,大概排隊時就站在學校老師的前面。與蘇丹的情況如出一轍,一種理論上可能傳遍地球的活物,起初都是出現在一個受感染的人身上。

病毒同時在醫院周遭五十五座村莊爆發。它先殺死了打過針的病患,再往病患的家庭移動,索討他們家人的性命,特別是女人。在非洲,負責替死者入殮的都是婦女。病毒橫掃亞布庫醫院的護士,殺死大部分的護士,再攻擊比利時修女。第一位因伊波拉病毒發病的修女,是位替死胎引產的助產士。那個媽媽因為伊波拉而瀕臨死亡,還把病毒傳染給了腹中胎兒。胎兒顯然在媽媽的子宮內崩潰血流如注,所以媽媽自發性地墮胎,協助這次異常分娩的修女離開時滿手是血。母親和胎兒的血超級致命,修女手上一定是有哪裡的皮膚有小小的裂口或割傷,因而也出現爆炸性的感染,五天即宣告不治。

亞布庫醫院有位今日被稱為M. E. 姊妹的修女,也罹患了他們開始稱之為l’épidémie 的「流行病」,而且病情告急。亞布庫的神父決定送她到薩伊首府金夏沙(Kinshasa),好讓她得到更好的醫療。他和另一位名叫E. R.姊妹的修女駕著荒原路華,送M. E. 姊妹到邦巴。那是位於剛果河旁,一個空心磚和木屋聚集、在雜亂無序中向外延展的城鎮。他們前往邦巴機場,雇了一架小飛機飛去金夏沙,一落地便送M. E.姊妹到瑞典護士經營的恩佳利埃馬醫院。醫院讓她入住單人病房。在那裡,她忍受著瀕死前的痛苦,最後將靈魂交託給了耶穌基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伊波拉浩劫》,本書由商周出版社出版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周出版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