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包括來自 ANU,Research Schoo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的 Dr. Stefan Keller、Dr. Dougal Mackey 以及 Gary Da Costa 教授。
“藉由檢查古老星群(稱之為球狀星團)的位址,我們發現星團形成一個狹隘的平面繞著銀河,而非分散到整個天空,”Dr. Keller 表示。
“此外,伴隨銀河而行的小型衛星星系看起來佔據相同的平面。”
“我們所發現的是宇宙絲狀體的證據,那將我們聯繫到浩瀚的宇宙。”
“絲狀的星團與小型星系繞著銀河系,如同臍帶般,在我們的星系年幼時供養它。”
Dr. Keller 表示,有二類物質構成宇宙 — 佔優勢、謎樣的暗物質,以及以星系、恆星與行星樣貌出現的一般物質。
“大霹靂以及暗物質主宰的結果,是一般物質(如同波浪上的泡沫)受到驅使,成為浩瀚互連的薄層或絲狀物,擴展到巨大的宇宙虛空 — 十分類似廚房海綿的結構,” 他說。
“然而,與海綿不同,重力將這些互連的絲狀物中的物質,拉往最大一團物質,而我們的發現證明,球狀星團以及銀河系的衛星星系會追趕這種宇宙絲狀體。”
“球狀星團是一種由數十萬顆古老的恆星緊密包裹成球形的系統。在我們的圖像中,這些星團絕大部分都是小型星系的中央核心,那沿著絲狀物被重力拉著跑。”
“一旦這些小型星系離銀河系太近,絕大部分的恆星將被剝離,並加入我們的星系,僅留下其核心。”
“銀河被認為自宇宙伊始以來,吸收了數百個像這樣的小型星系,才得以成長到它目前這樣的規模。”
資料來源:PHYSORG:Cosmic thread that binds us reveale [September 2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