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拉諾廓火山口——鳥人、火山缺口和石砌地堡│環球科學札記(4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張之傑

六月二十七日清晨六時,拉開窗簾,窗外一片漆黑,不遠處出現點點燈光,復活節島近了。

這天八時零七分日出。八時二十分,太陽已越過小島上的山巒照進舷窗,顯示和平號是在小島西側,這時船已不動,就要下錨。約八點半,和內人登上十樓甲板,眼力好的船友,已看到岸邊的摩艾石像。

摩艾群。圖/Wikipedia

九時正,響起廣播,本船停靠西岸的安加皮克,自由行者已可下船。所謂自由行,仍得繳交一萬日圓接駁船費(包括八十美元門票,團體票四十五美元)。限於接駁船的接駁能力,乘客分兩日登島。(後來因風浪的關係,變成三日。)今日登島者分若干梯次,上午登島中文行程約五十人,將分乘兩輛中型巴士,到四樓刷ID卡,再從三樓左舷登上接駁船。

接駁船每次只能承載九人,風浪又大,排隊排到十點半,才排到四樓完成刷卡手續。又排了約十分鐘,才排到三樓甲板,每人發給一副救生衣,穿載妥當,然後九人一組,等待搭乘接駁船。約十一時,我們這九個人的接駁船終於來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郵輪搭上九人坐小艇登島,到達停靠港灣約10分鐘。圖/李枝福攝

當接駁船靠近和平號的舷梯平台,和平號的船員將一根繩子拋給接駁船的船夫,將接駁船暫時繫住,但接駁船仍會隨著波浪上下起伏。船夫先將上一船的救生衣交給和平號,再由兩名和平號船員,及接駁船上的兩名船夫,照應乘客登上接駁船。

當波浪上升,接駁船的船沿靠近舷梯平台,就要抓住機會,乘客由兩名船員扶著,兩名船夫接應,不少人可說是被架著上船的。一位乘客登上接駁船,坐定,再接應下一位,九個人大約花了五分鐘。

接駁船是木造的,有三排座位,每排坐三人。前兩排乘客朝後坐,後一排乘客朝前坐。接駁船沒有船篷,馬達一發動,立刻浪花飛濺。我用雨衣圍住下半身,沒想到坐在後排,又靠船舷,連夾克、帽子、太陽眼鏡都濺上海水。內人坐中央一排中間,只濺到少許海水。在島上觀光時,覺得太陽眼鏡有點模糊,摘下一看,鏡片上竟有很細的結晶鹽!

從搭上接駁船到一個小港灣停靠,約十分鐘。岸上的檢查員只象徵性地檢查一下遊客攜帶的背包,也沒要求繳交填妥的「未帶違禁品」聲明書,我們就登上各自的中型遊覽車。我不期然地發現,我們搭的中型遊覽車都是「現代」牌的。韓國人真厲害,生意竟然做到偏遠的復活節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這一車編號九,導遊是位有原住民血統的年輕女子,她說父親是智利聖地牙哥人,母親是當地人,從容貌上看,她的波里尼西亞血統已所剩無幾。自從一七二二年西方人發現復活節島,島民一波波的被抓去當奴隸,到了一八六七年,只剩下一百五十餘人,還能期望島民的血統有多少!

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屢屢造訪復活節島。圖/Wikipedia

我們先去復活節島西南端的拉諾廓(Rano Kau)火山口,從車窗向外望,樹木只見疏落的尤加利,此外只有青草,宛若草原。尤加利原產澳洲,顯然是西方人抵達後移入的。草場上有放牧的牛和馬。我們在復活節島期間,沒見過有人騎馬,可能是養來出口的。

遊覽車停靠奧隆戈(Orongo),入口處有間可能是解說站的石砌小屋,裡面有些圖解和照片。櫃台窗口坐著一位臉部較寬,鼻子較扁,頭戴花環的中年婦人,她的波利尼西亞血統顯然較純。這位工作人員的臉龐,使我聯想起台灣的排灣族,他們同屬於南島民族啊!徵得同意,給她照一張像,她送我一本二○一九年六月號的當地期刊Moe Varua。該刊西班牙文、英文對照,可以看得懂。同行者大概只有我獲贈這本期刊,太幸運了。

拉諾廓火山口位於奧隆戈,解說站頭戴花環的當地女子。圖/作者攝

外頭風大,導遊帶我們到小屋裡講解鳥人的故事。拉帕努伊人有種世代相傳的活動,因英國傳教士反對,一八六七年舉辦最後一次,此後即成絕響。所謂鳥人,就是從火山口的缺口,一躍躍入海中,游到離岸約兩公里外的小島上,取回未破損的鳥蛋,就贏得鳥人的稱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走出小屋,海風凜冽,穿著毛背心、厚夾克仍覺得冷,風更是大得讓人有站不穩的感覺。舉起手機拍照,風吹得手機不容易拿正。這可能是我所遇到過的僅次於颱風的大風。山徑上有石板砌的祭壇遺跡,另有若干狀似堡壘的低矮圓形石砌建築物,貼近地面處有類似砲眼的窗口。導遊說,這是供鳥人休息,及觀看者探望用的。導遊說,狀似堡壘的建築物中曾有一尊鳥人摩艾石像,被英國傳教士攜回英國,現藏大英博物館。

供鳥人休息及觀看的石砌地堡。圖/作者攝

拉諾廓火山是座休火山,火山口幾乎呈圓形,像個深陷地中的巨盆,四周是垂直的崖壁。火山口底部,即盆底,有許多小水漥,在天光照映下,呈白色,和裸露的灰褐色火山岩形成強烈對比。復活節島氣候乾燥,雨水不多,否則這個火山口將是個大湖。火山口濱海處,崖壁有個缺口,這就是鳥人躍入海中的懸崖。

拉諾廓火山口,右側(南)塌陷,形成一缺口。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攝。圖/Wikipedia

火山口四周的草地上,和形似堡壘的建築物四周的草地上,都以漆著紅色禁止標誌的石頭作為界線,一旦越過界線,如影隨形的管理員馬上過來制止。我拍攝火山口時踏過界線,立刻遭到阻止。同行的攝影家李先生的帽子被強風吹到界線之內,他要過去撿,管理員擺手要他不要越界,親自幫他撿回來。拉帕努伊國家公園的管理人員就是這麼盡責。

儘管物是人非,如果鳥人活動能夠恢復,那將是吸引全球目光的盛事!拉帕努伊國家公園為什麼不作此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之傑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