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眼睛是靈魂之窗」,它主掌著我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但是當它發生病變看不見時,有甚麼辦法能夠拯救它?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人工眼睛,像是電影「魔鬼終結者」的生化人阿諾一樣的科技,也許離我們並不遠。雖然沒有那麼科幻,但是確實已經有能夠植入人眼的晶片,代替了破損的視網膜。
台灣視網膜病變的人數之多首居東亞之冠,從1999年至2003年間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的統計顯示,台灣罹患視網膜病變的人數有近19萬人之多,是總人口的 0.8%,也就是說每一千人中有八個人有視網膜病變,這與美國的罹患率萬分之一多出了80倍!(原因是與高度近視人口有關)
由此可見,人工視網膜這項科技未來對於台灣人的醫療來說,會是個非常重要的民生科技,它是一個可以植入眼球後方視網膜上的晶片,當光線從物體進入眼球中照射到晶片時會產生電流,刺激視網膜神經產生訊號再傳遞到大腦,但是這項技術需要連結一顆外部電池,通常是裝在耳朵的後方(如上圖)。
而最新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發的技術,能讓人工視網膜變成無線式的。基本上它的供電系統與太陽能電池相當,患者會帶一個特製的眼鏡框(如上圖),從這個鏡框會發出紅外線脈衝波直接打到視網膜的晶片上,供給晶片運作所需要的電源。
無線的人工視網膜可以去除原有連接到外部電池的線路,大幅降低手術的風險,和後續使用上的不便,真的會是一項改善人類生活的重要科技!
(資料來源:Nature Photonics , 歐比斯基金會)
轉載自 :: dr. i :: 新發現 | 新科技 | 新生活 | 新藝術 欲轉貼請註明文章出處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