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睡人」:薩克斯誕辰 │ 科學史上的今天:07/09

1969 年 3 月,薩克斯(Oliver Sacks, 1933-2015)醫師終於下定決心,對院內這群病人投以未曾試過的新藥。三年前他來到位於紐約的貝絲亞伯拉罕醫院(Beth Abraham Hospital),立即被院內六十位罹患嗜睡性腦炎的病人所震懾。他們並非植物人,卻有半數不動不語,甚或陷入恆久的沉睡;時光流逝,他們的生命卻像被施了魔咒般凍結住了。

克齊亞醫生(George Cotzias)於兩年前發表左多巴(L-Dopa, 多巴胺的前導物質)對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療效後,薩克斯一直考慮是否也讓他的病人試試左多巴,然而嗜睡性腦炎症候群更為複雜,令他頗為猶豫,這兩年眼見幾個病人陸續死亡後,他決定放手一搏。

結果藥效相當顯著,這些病人靈魂重生,彷彿是木偶突然有了生命。但左多巴並非萬靈丹,各種副作用也接踵而至;是否繼續服用左多巴成了兩難。薩克斯如實詳述病患的反應,投稿至醫學雜誌,卻招來質疑與批評,他再整理成充滿數據與圖表的傳統論文投至醫學期刊,也都石沉大海,於是他開始以文學的筆觸書寫這些病患的真實故事,最後集結成《睡人》一書,不但得到各界讚譽,後來還改編成同名電影。

而這只是起點,薩克斯數十年來持續將經手過的真實案例書寫成書:《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看得見的盲人》、……等等,描述種種因為腦部損傷而影響心智的病患,例如患了回溯性失憶症的迷航水手、失去左邊概念的人、失去深度的人、失去色彩的畫家、……。薩克斯不但開啟了一扇窗,讓我們得以一窺出人意表的各種心靈樣貌,也對心智與大腦的關係提出不同於主流科學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從 1861 年布洛卡發現語言的表達與大腦某特定部位有關後,科學家們即競相將探針伸向大腦每一吋表層,以找出各種感官知覺與心智運作在腦部的相對位置。薩克斯並不贊同這種機械觀的「功能區域論」,因為這意味著腦部損傷就是功能不全、就是失常、是一種瑕疵,但薩克斯認為「無論頭腦的功能遭遇到任何缺陷或失序,都能建立起一個合於邏輯的自我與世界」。

他筆下的病患並未因大腦的損傷而一蹶不振,他們也都擁有我們一般人有的渴望、勇氣與堅持,他們可以自我調適以因應環境,甚至在感知限制中發揮創造力,在絕望中找到心靈的寧靜與自由。正如薩克斯所說的,這些病患其實是經歷一種蛻變,而「蛻變形成的另一種存在狀態是另一種生命形式,並不因為它的與眾不同,而稍減一點人的本質」。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瑞棋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