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常用「這又不是火箭科學」(It’s not rocket science) 來形容事情沒那麼難,反過來說,就是把火箭科學視為非常難的一件事。但科學一旦高深起來不都很難嗎?為何單單火箭科學能享有這樣的地位?應該只是這講法成了習慣吧–我原本是這樣想的。
讀完《星際先鋒:美國衛星製程總工程師解密7宗太空意外事件》之後,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先說:我很推薦這本書,三個原因:一來作者王立禎總工程師敘事流暢、懂得說故事的節奏,用中文寫作讀起來就是比讀翻譯書暢快。再者他是洛克希德馬丁的傑出工程師,參與多項人造衛星與太空載具的開發製作,30年工作資歷放在那,都讓人景仰。最後,本書選出的七宗太空意外事件都極具代表性,作者獨有的專業視角跟業界資料,讓這本書比起其他我讀過、談相關事件的英文翻譯書還要有料,這是中文讀者之福。
看完本書,我認為正是因為這幾次的太空意外事件,讓 “Rocket science” 的困難深植人心。火箭科學其實不只是科學,所以難上加難。例如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戰一路打到太空,「國際政治」一直都罩在看似無邊無際的太空之上。還有,科研與軍方的「組織階級」,為了表現、為了預算、為了讓長官高興、有面子,而把科學求真、工程踏實的本質給扭曲、輾壓了,在蘇聯如此,在美國亦如此。
人類得搭上尾端噴著高溫熱焰的火箭,以超高速離開地球,前往陌生又極端之環境,不管目的地是近地軌道、太空站、或是月球,都有無數可以出錯的地方。儘管做了各種備案,也很難避免人性怕麻煩、寧可對風險視而不見的毛病。
在每個事件的章節裡,作者像是棋手「覆盤」一樣,把事件的來龍去脈、多視角的當下狀況,以及後續效應等重走了一遭,火箭科學或太空探索,就在這一次次的意外中學到了慘痛教訓。回頭來看,這些意外曾讓太空探索短暫沈寂,讓當時的民眾失望與痛心,但也都成為此刻新一輪太空產業熱潮的土壤。
我特別想推薦大家讀挑戰者號太空梭事件的章節。雖然我在其他書讀過好幾次,但作者講到最終調查團與 NASA 之間的角力與最終破案,其細節與轉折是我在其他地方沒有讀過的。大科學家費曼或許在最後扮演了關鍵角色,但舞台下還有很多事情發生。
讀的時候,也讓我想起之前我推薦過的《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我覺得可以搭配一起看喔。
話說本週一、二我特地到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想看 ARRC 的 HTTP-3A 第二節火箭發射,拍一些畫面,但後來因為風速太強加上設備問題而無法發射。儘管如此,看著由陽明交大、台科大、成大學生組成的團隊能做到這種規模的火箭科研,覺得非常感動。希望 6 月他們可以再次嘗試並成功發射。
在成功的路上肯定會有許多的失敗與挫折,身為科學傳播者,就跟本書作者王立禎工程師一樣,希望能好好記錄下來。當台灣有能力自行將衛星送上軌道,肯定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吧。
評分: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