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8/12
在地球上太陽能發電的效率會受到入射角及大氣層阻擋的限制,那麼太空太陽能發電廠是可行的嗎?成功產生的電力要怎麼運送回地球呢?
・2022/09/14
「綠潮-2022 台電綜合研究所成果展」,今(14)日在板橋車站旁、全台首座綠能主題展館的「電幻 1 號所」盛大開展。
・2022/08/25
科學家希望將來能模仿蠶繭的結構,建造會自體發電的生物聚合建築。
・2022/01/14
全球排名前 50 名的優良風場,就有 17 處在臺灣,且國際貿易上「再生能源憑證」越來越重要,臺灣的風能綠電前景值得期待。
・2021/12/21
台南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將成為研發綠能科技的重鎮,與南科並駕齊驅,成為推動台南前進的「雙引擎」。本集節目,P 編、y 編將與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陳凱凌,一起探索未來城市的可能性!
・2021/04/14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專訪國家講座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帶領我們一窺鋰電池技術的發展與未來。
・2021/04/12
溫室效應和極端氣候已敲響地球環境的警訊,爲了各類生物與全人類的永續,如何減少碳排放量刻不容緩。從國家層面,推廣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色能源是降低碳排方量的重要政策方針。然而如何兼顧居民權益與生態環境,成爲在綠能發展上的一大挑戰。
・2020/09/07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助你。」出自海龍王彼得的金句,對於海島國家台灣的發展一言蔽之。(誰是海龍王彼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懂 海 嗎 ?) 身為海島子民,卻不怎麼親海,是不少現代台灣人的尷尬處境;但翻開台灣歷史,一路以來都與海洋有著緊密連結,從以海為生的漁業,到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興盛港口貿易,啟動了地方以及台灣經濟貿易發展。時至今日,台灣期望透過再生能源邁向綠色永續未來的道路上,同樣少不了海洋的奧援。
・2018/12/03
再生能源是每個國家的必修課,同學們利用國家內的自然資源和高科技,希望最大化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如果今天舉辦再生能源隨堂考,看看各個同學在過去十年(2006年到2016年)的學習狀況......
・2018/12/01
學界對於氣候變遷還有很大的爭辯,曾有人主張地球氣候尺度相當大,暖期與冰期交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判斷暖化是否為人為的結果。而到了 1992 年的高峰會,在累積各項證據與討論後,各國才達成共識認為全球暖化的情況為人為因素的機率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