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搞笑諾貝爾獎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反演
1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P波三秒
S波
反演
抗剪強度
震源時間函數
所有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8年
選擇月份
4月
來自台灣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2018/04/23
「地震預警」的地震規模不太準?預測這件事真的有哪~麼難嗎?
2016年小年夜凌晨,南臺灣發生了規模6.6強震,成為台灣自九二一後,再一次的重災型地震。在此次地震中,學者注意到雖然震央在高雄美濃,在台南一帶卻出現異常大振幅的S波,其中有些測站更出現加速度超過400cm/s2(相當於震度7級)的猛烈數值,這種突然的強力搖晃,讓部分樓房不堪一擊而倒塌。為什麼離震央較遠處的地方震度仍這麼大呢? 而如果前個問題有科學上的解釋,我們有辦法從地震波剛開始到達,就得知地震後續的影響並加以預警嗎?
P波三秒
S波
反演
抗剪強度
震源時間函數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