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綠葉蔬菜配上柳橙汁是較健康的飲食搭配?

Original publish date:Sep 07, 2006

編輯 Chang-Shu Liu 報導

科學家發現綠葉蔬菜配上柳橙汁、蔬菜沙拉配上沙拉醬,都可能 是不錯的飲食搭配 — 對特定的營養素吸收而言。

為維持健康及預防疾病,長期以來,每人每日營養素的需求量是 科學家重視的課題。因為吃進去的營養素並不見得會被人體完全 吸收,每天所攝取的營養夠不夠,要吸收了才算數。科學家認為 除了考慮食材中營養素的含量多寡,營養素的吸收率,也就是 其生物利用率(或生體利用率)(bioavailability)也是重要的 課題之一。生物利用率越高,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量才會越多,才 能有效補給身體運作所需要的原料、維持生理機能,甚至進一步 提供保健功能。

鐵質是製造血紅素的要素之一,缺乏足夠鐵質可能會引起貧血、 疲倦、抵抗力下降、 甚至發育不良。膳食鐵來源的化學形式主要 為血鐵質﹙heme iron﹚與非血鐵質﹙non-heme iron﹚兩種。血 鐵質主要來自肉類,其吸收較不受其他飲食成分的影響。非鐵血 質來自植物性食品(如深色蔬菜),及鐵補充劑 (supplement) 飲食中其他成分常常影響非血鐵質的吸收,例如飲用過多咖啡或 茶,其中的咖啡因會和鐵形成複合物(complex)而降低身體對鐵 的吸收及利用。但也有促進鐵吸收的食物成分,如維生素C,適量 維生素C的攝取可以將非血鐵質的原型轉換成較易吸收的鐵質型態 ,豐富維生素C的果汁因此可能有助於深綠蔬菜中鐵質的吸收。另 外,動物性蛋白質經過消化分解後,可與鐵形成可溶性複合物, 進而增加鐵在腸道的溶解度而促進吸收。一般而言,動物性來源 的鐵其生物利用率較植物性來源的鐵來的高。

類胡蘿蔔素具有維生素A前趨物的性質,也是膳食中常見的脂溶性 抗氧化物,在生物體內的生理保健功能一直受到重視。生物如何 利用類胡蘿蔔素的機制目前還不很清楚,但就現有的報告發現膳 食中的類胡蘿蔔素生物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已有一些報告指 出,適當的食品加工可幫助類胡蘿蔔素從食物中釋放出來成較易 被吸收的形式而增加其生物利用率,也有學者添加部分比例油脂 使腸道內乳糜球(micelle)增加,包含類胡蘿蔔素的乳糜球也相 對地增加被小腸吸收的機會,這也可解釋為何沙拉醬能增進蔬菜 沙拉中類胡蘿蔔的生物利用率。

營養素的生物利用率這門領域雖不算新,但是因為食品系統中的 成分之間的可能交互作用及生物體內消化吸收與代謝的複雜性, 還有很大的未知領域有待探索。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opez, MAA, Martos, FC. Iron availability: An updated review. INT J FOOD SCI NUTR 55 (8): 597-606 DEC 2004

Yeum, KJ, Russell, RM. Carotenoid bioavailability and bioconversion. ANNU REV NUTR 22: 483-504 2002

參考來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Mar 23, 2006] 胡蘿蔔素與維生素E的吸收:可能不只是被動擴散作用而已!
  • [Feb 15, 2006] 重新檢視食用大豆食品的益處
  • [Mar 13, 2005] 吃素的小孩長得比較不好?!
  • [Feb 17, 2005] 多吃紅蘿蔔有助預防癌症
  • [Jan 29, 2005] 老狗學新把戲
  • [Jul 24, 2003] 抗氧化維他命的迷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科景

    Sciscape成立於1999年4月,為一非營利的專業科學新聞網站。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

    讓音樂成為啟動語言能力的魔法棒

    音樂不只是興趣,更是孩子語言力...

    15 小時 ago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隨著汽車逐步邁向智慧化,一台車...

    2 天 ago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新希望,SMA 背針治療助力重啟生活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

    2 天 ago

    奈米定位是種超能力—abberior 共同創辦人班傑明.哈克

    赫爾團隊再推超解析顯微術新作 ...

    4 天 ago

    【成語科學】老馬識途:馬的記憶力好嗎?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者熟悉門...

    6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