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與微生物的熱線:腸腦軸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餓了就要吃飯,冷了就會找衣服穿。一個生物體會反覆在不同的變化中,維持著某種「動態平衡」,無論是體溫、血壓還是血糖,身體內這些物理或化學條件的恆定性,是許多生理反應的核心,也是讓身體各部位可以在正常範圍內運作的主因。

然而,身體的調節不見得只是機械性的生理變化,更可能還牽涉到與微生物的互動。自2004年「腸腦軸線」 (gut-brain axis) 的概念出現,科學家對於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如何與大腦互相交流影響,有了越來越多的理解。

大腦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近。 圖/pixaday

許多疾病,也與腸道生物有關?

雖然有很多細節待釐清,但有許多研究發現到腸道微生物的種類與許多嚴重疾病有關聯,如自閉症、焦慮症、肥胖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等。

以往的研究認為,腸道微生物群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支鏈胺基酸肽聚醣 (peptidoglycan) 等成分會透過免疫系統、迷走神經、腸道神經叢進行調節,與大腦互相交流,因此也有人主張應該稱之為「微生物─腸─腦軸線」。過去科學家發現微生物影響大腦的途徑,基本上都是比較間接的。但在2022年4月15日的《科學》 (Science) 中,科學家發現到腦部的下視丘 (hypothalamic) 神經元可以直接偵測細菌活動的變化,相對應的調整食慾與身體溫度。也就是說,這似乎是科學家第一次找到微生物直接跟大腦「對話」的證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生物怎麼影響你?NOD2──模式鑑別受器

首先介紹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腦部構造,下視丘 (Hypothalamas) 。下視丘位在腦的基底,在一般成年人身上大概只有一顆碗豆的大小,卻負責調控非常多重要的生理機能,包括體溫、情緒、飢餓、口渴。

下視丘還負責調控腦垂腺前葉,參與多種內分泌調控。可以說,微生物如果能夠影響下視丘的功能,相當於開啟了影響生理機制的大門。

回到微生物,剛剛有提到微生物釋放在血液中的物質可以影響宿主的免疫、代謝與大腦等等功能。這些代謝產物會被生物體內許多受器所感測。最具代表性的受器為模式鑑別受器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過去,科學家認為模式鑑別受器主要由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偵測微生物病原體或者受損的細胞黏膜表面、組織間與細胞內出現病毒、細菌、真菌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有一種模式鑑別受器被稱為 NOD2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 ,會偵測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醣(也稱為細胞壁胜肽(muropeptides)。因此,科學家過去認為,NOD2的功能有可能就是幫助免疫系統辨識細菌細胞壁的碎片。

利用腦部成像技術,科學家進一步觀察小鼠腦部的不同區域,尤其在下視丘,紀錄 NOD2 受器的表現。結果證明,若是缺乏NOD2受器的腦袋可是會出問題的,過去科學家們已經確定 NOD2受器的突變,與消化系統疾病如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有關,也與幾種神經系統疾病情緒障礙有關聯。

小鼠研究中揭露了, NOD2 可能在多種免疫與神經的機制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了進一步解相關的功能,團隊還開發出一種在下視丘區域缺乏 NOD2 受體的小鼠,這些小鼠對於許多行為與生理包括體溫保存、築巢行為、晝夜節律、禁食與腎上腺刺激等等都有所減弱。更長時間的觀察還顯示,這些失去 NOD2 的小鼠體重會增加,且更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些情況尤其在年老的雌鼠上更為嚴重。

透過小鼠研究,科學家發現NOD2可能在多種免疫與神經的機制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圖/SCIENCE

細菌與神經元的你增我減

那麼,正常小鼠的 NOD2 受體作用是什麼呢?若小鼠擁有正常的 NOD2 神經元,其神經活動在遭遇到肽聚醣時會受抑制。換句話說,如果NOD2受器消失了,這些神經元就不再受到抑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肽聚醣在腦部、血液或腸道中都被認為是細菌增殖 (proliferation) 的標誌物,而研究發現,不管是口服或腸道菌釋出肽聚醣都會抵達大腦的許多區域,包括下視丘中,負責體溫調節、進食行為的弓形核 (arcuate nucles) 。而其中的 GABA 神經元在接觸到肽聚醣時,也會遭到抑制。

研究人員進一步測試微生物與 NOD2 在下視丘 GABA 神經元的表現,是否確實與食物攝取和體溫調節有關?研究顯示,在使用抗生素消除微生物,或是以病毒消除在下視丘的 NOD2 基因表現後,都會導致年老的小鼠體重增加與行為改變。

至此,科學家初步證實,下視丘神經元可以直接偵測到細菌的成分,並改變進食、築巢與體溫調節的行為。微生物非常有可能能夠藉由 NOD2 來調節宿主的一些行為,或者反過來也可以解釋成,大腦藉由 NOD2 受器接受到的訊號,來偵測微生物的狀況、進行一些調節。

微生物幫助你維持完美平衡

某種程度上,腸道菌可能被大腦視為攝入食物品質的某種直接指標;而另一方面,腸道菌的增長或死亡也與腸道的恆定或病理機制有關,因此下視丘進行調節可能至關重要。下視丘主掌的多種生理調控,在腸道菌生長得「不如人意」時,改變攝食與體溫來調整腸道菌相,似乎也相當合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過來,某些腸道菌叢可能也會提供調節訊號,以維繫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影響腸道細菌生長最主要的兩個因子,就是食物以及體溫。舉例來說,大量攝取單一種類的食物,有可能會導致某些細菌甚至是病原菌不成比例的生長,因而危及腸道平衡。因此對於腸道菌來說,有管道可以「上達天聽」似乎是頗合邏輯的。

整個調控機制到底是腸道菌主動、大腦掌握主導權,抑或是兩者基本上「狼狽為奸」,尚待進一步的研究。然而發現大腦可以直接偵測細菌活動,即使是遠在腸道的腸道菌的增生或是死亡,也讓我們了解到大腦與身體待解的謎題,或許遠比想像中還來的多。

細菌細胞壁的肽聚醣會影響下視丘神經元與代謝,那還有沒有更多細菌影響大腦功能的機制呢?本次發現到 NOD2 受器在中樞神經中扮演的角色,未來是否能以此為開端,為腦部疾病與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與肥胖症找到新的治療手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參考資料:

  1. Institut Pasteur. (2022, April 15). Decoding a direct dialog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brai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pril 29, 2022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4/220415100551.htm
  2. Gabanyi, I., Lepousez, G., Wheeler, R., Vieites-Prado, A., Nissant, A., Wagner, S., … & Lledo, P. M. (2022). Bacterial sensing via neuronal Nod2 regulates appetite and body temperature. Science, 376(6590), eabj3986.
  3. Cryan, J. F., O’Riordan, K. J., Cowan, C. S., Sandhu, K. V., Bastiaanssen, T. F., Boehme, M., … & Dinan, T. G. (2019).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Physiological review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ingWei

據說一生科科的生科中人,不務正業嗜好以書櫃堆滿房間,努力養活雙貓為近期的主要人生目標。

Recent Posts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隨著汽車逐步邁向智慧化,一台車...

24 小時 ago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新希望,SMA 背針治療助力重啟生活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

1 天 ago

奈米定位是種超能力—abberior 共同創辦人班傑明.哈克

赫爾團隊再推超解析顯微術新作 ...

3 天 ago

【成語科學】老馬識途:馬的記憶力好嗎?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者熟悉門...

5 天 ago

關節痛竟害肺硬化?類風濕患者最怕忽略的隱形殺手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引發肺纖維化,...

6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