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基百科】多巴胺:生存的動力,上癮的元凶

有許多化學物質被認為與「快樂」有關,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多巴胺(dopamine),內啡肽(endorphin),催產素(oxytocin)和血清素(serotonin),這些都是會出現在我們神經系統的「神經傳導物質」。

神經傳導物質有數十種,在生物體內主要由神經細胞製造以傳遞神經訊息,不同物質造成的影響也不同,除了生理上的變化,也與我們的感受息息相關。這類物質對人體的作用其實十分複雜,我們對許多這類物質的功能只有基本了解,仍有細節還待科學家釐清,多巴胺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多巴胺多半被聯想為與「嗨」或興奮相關,多巴胺與腦部「快樂中樞」,也就是「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mesolimbischen dopaminergen system) 的關係十分密切。快樂中樞被認為會驅使動物做出各種有利於生存的行為。當填飽肚子、滿足性需求、學會新知識,相關腦區就會有所反應,讓動物想要努力繼續從事這些行為──無論是找到下一頓美食、繼續滑手機打電動、或是追求刺激的極限運動。

能夠增加快樂中樞多巴胺的事物,都會讓你想要得更多──俗稱「吸毒」的物質成癮,其原理也與快樂中樞的作用有很密切的關聯。幾乎所有的毒品(成癮物質)作用都跟多巴胺系統有關:尼古丁會刺激神經細胞釋出更多多巴胺,古柯鹼阻止釋放出來的多巴胺被運走,安非他命則讓釋放多巴胺的細胞長時間不受抑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巴胺會在特定的腦區帶給我們興奮感,但它並不只有這個功能。神經傳導物質會發揮什麼作用,受到它所在的位置、接收它的受體所決定。在某些區域,多巴胺的功能是調節動作,或是提升我們的注意力。近年來也有許多研究希望釐清,多巴胺的分泌失常與思覺失調症、癲癇、帕金森氏症等症狀的關聯。

參考資料

  • 漢寧.貝克。2018。《打破大腦偽科學》(顏徽玲,林敏雅譯)。如果出版社。(原著年代 2014)
  • 邁克爾.庫赫。2018。《成癮的大腦》(蔡承志譯)。本事出版社。(原著年代 2012)
  • 科學人雜誌:快樂中樞
  • 科學online:神經傳導物質(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Share
Published by
PanSci

Recent Posts

讓音樂成為啟動語言能力的魔法棒

音樂不只是興趣,更是孩子語言力...

1 天 ago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隨著汽車逐步邁向智慧化,一台車...

2 天 ago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新希望,SMA 背針治療助力重啟生活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

3 天 ago

奈米定位是種超能力—abberior 共同創辦人班傑明.哈克

赫爾團隊再推超解析顯微術新作 ...

5 天 ago

【成語科學】老馬識途:馬的記憶力好嗎?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者熟悉門...

7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