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葉李華
葉李華
7 篇文章・ 1 位粉絲
1962年生於高雄,曾任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現為自由作家;致力推廣中文科幻與通俗科學近三十年,成功過,失敗過,唯獨從未放棄過 …… 專欄:談科論幻話創意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18/05/10
在《科學怪人》這個故事裡,主人公利用拼湊縫補的屍塊,創造一個嶄新的生命,成功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因此「現代的普羅米修斯」這個頭銜他當之無愧。在瑪麗‧雪萊筆下,悲劇則是主角和怪人最後在極北之地同歸於盡。可見《科學怪人》雖然是(後人追認的)標準科幻小說,作者的立意卻並非讚揚科學,而是透過這個悲慘的故事,強調新科技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這個警世傳統一直流傳下去,成為科幻小說中非常重要的一支。
・2018/05/10
舉世公認1818年是科幻元年,那就是三年之前的春天,遠在印尼的一座火山強烈爆發,因而影響了全球的氣候。由於沒有任何科學家預測到這件事,當年五月,幾個年輕人興沖沖前往瑞士日內瓦湖畔度假,結果幾乎天天困在鄉間別墅中,眼巴巴望著湖水興嘆。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一位名叫瑪麗的妙齡女子構思出《科學怪人》這個故事──主人公試圖憑空創造生命,而他所使用的材料,竟然是拼拼湊湊、縫縫補補的許多屍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