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陳妤寧
陳妤寧
38 篇文章・ 1 位粉絲
熱愛將知識拆解為簡單易懂的文字,喜歡把一件事的正反觀點都挖出來思考,希望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創造更宏觀的視野。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8月 重設

・2014/08/30
提前預測地震何時何地來臨,是許多科學家尚在追尋的聖杯,然而地震「預警」已是可行的科技。和「預測」不同,「預警」是在震央已經發生地震時,利用線路傳輸速率的比地震波波速快的原理,為距離震央較遠的地區,爭取數秒的預警時間。
・2014/08/28
在火山爆發之前,岩漿總要先融化吧?世界上那些最險惡火山地底下的岩漿,99%的時間都處於冷卻且堅固的狀態,這表示了在岩漿「預熱」的時候,火山學家們可以視之為一種火山爆發的警訊。
・2014/08/02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在台南和高雄分別佔地 1043 和 570 公頃,園區內產業含括半導體、光電、太陽能、LED、精密機械、通訊和生技。一旦發生災害, 可能引發複合型災害,對於勞工安全和工廠產能都會引發巨大損失,在防救災的課題上,需要思考多於一般都市防災之外的工廠管理思考面向。
・2014/08/02
究竟什麼是天然災害告警系統(DWS)?除了即時偵測之外,高鐵平日有未雨稠繆的措施嗎?面對旅客抱怨延誤時,高鐵仍選擇暫停行駛的考量為何?本篇專訪邀請到了台灣高鐵營運安全室的蘇文傑經理、以及行控中心的任以永副主任,為我們深入淺出解答這些問題。
・2014/08/02
隨著資通科技的發達和普及,救災相關的平台在網路上紛紛湧現。工研院開發的「GeoThings 救災資訊協調平台」,著眼於如何在大量的資訊流之中,提供救援單位更好的協調工具,也透過災情回報的機制,讓救援單位更了解各地的物資與人力分布情形,避免社會資源的重複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