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生
476 篇文章・ 17 位粉絲

由 PanSci 泛科學 X 南一書局 X 科學月刊 聯手打造
《科學生》科普閱讀素養線上學習平台
集結了三大教育品牌的堅實陣容,讓孩子能夠用新世代的方法,培養新世代人才所需的學習能量。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3/24
科學生講座這次來到莒光國小,和莒光國小的同學們聊聊「閱讀科普」。同學們都十分活潑可愛,我們也收到了許多回饋!
・2015/03/24
科學生講座這次來到二重國中,和二重國中的老師們聊聊「閱讀科普」的二三事,收到了許多回饋,也期許大家一起為增進孩子們的科學素養而努力!
・2015/03/22
國研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歷時6年,環著台灣1200公里長的海岸線建造17座雷達測站,完成「環台岸基海洋雷達系統」(Taiwan Ocean Radar Observing System, TOROS),全天候偵測環台海域1至2公尺深的表層海流資訊,觀測距離則達150~200公里,涵蓋的海域大小相當於5.4倍的台灣島面積。
・2015/03/16
可愛的娃娃魚沒有耳朵,那牠要怎麼聽聲音呢?地球的生物千萬種,總有你意想不到的適應機制!
・2015/03/16
1781 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勇敢的一直讓自己被電擊。他分別觸碰不同的萊頓瓶與裝了電解液的試管,體驗電擊的程度差異。他得出結論:電流會隨電壓增加而增強(雖然他不是用這兩個名詞)。然而卡文迪許深知主觀的個人感受無法成為科學定理,因此他並未發表實驗筆記。在他之後,再也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直到四十年後,原本是數學家的歐姆才著手實驗而發現了電學的基本定律──歐姆定律(V=IR)。
・2015/03/05
熟湯圓會浮到水面,是因為煮湯圓加熱會讓水進到澱粉分子間形成新的結構,使湯圓的體積變大,所受到的浮力也因此持續增加,最後就浮到水面啦。
・2015/02/20
鈉金屬的電子「逃竄」到水中,金屬瞬間帶著很強的正電,於是彼此排斥撕扯而分開,看上去就像許多細小的針向外爆射出去一樣,針狀會增加金屬與水接觸的面積,產生更巨大的反應。
・2015/02/18
電學的發展可以說是自 1800 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後才突飛猛進的。雖然人們很早之前就發現摩擦會產生靜電,但只當作是有趣的自然現象,即使 1746 年德國與荷蘭的物理學家各自獨立發明「萊頓瓶」,可以貯存大量靜電,但因觸碰之後,所有靜電即瞬間傾洩而出,根本無法拿來做研究,多是拿來電人體娛樂之用。直到伏打發明電池,科學家才有穩定持續的電流來作相關實驗,而開啟了電學的發展。
・2015/02/15
 26歲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頂樓,雙手各握著一重一輕的球伸出塔外。千餘年前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由落體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今天伽利略要在群眾面前測試其真偽。他同時放開雙手,三秒後,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兩顆球竟同時落地!
・2015/02/11
生米煮成熟飯,生蛋煮成熟蛋以後,想要再把它們變回原本的樣子,大概就只能得到謝安真的那句名言:「可是瑞凡,回不去了。」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你想要把煮熟的蛋白質變回原樣,還是有簡單的辦法能做到!這個簡單又快速的新方法利用高速旋轉試管產生的剪力,扯開胡亂聚集與折疊的一團團蛋白質,使它們能變回原本的構型,恢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