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都市必備
220 篇文章・ 1 位粉絲

新知速遞,掌握一手科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2/22
曾受文化部認證為「人間國寶」的泰雅族工藝家尤瑪.達陸,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共同合作,2 月 19 日至 4 月19 日於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舉辦「『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具展」。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提供多項老織品與相關用具,突破傳統館際互動模式,讓藏品「回鄉」展示,與物品來源族群互動。展覽期間也規劃一系列編織課程,透過老物件帶出技藝的新生命,讓傳統泰雅織布得以傳承與創新。
0
0
・2017/02/18
大家耳熟能詳的PM2.5,其實當中的化學成分大大不同,相同濃度不同地方,其構成不同所影響的層面也不同,加以分析後會有助於對症下藥,也有助於跨領域的研究。
0
0
・2017/02/13
台灣校園霸凌事件屢見不鮮,為何學生看到同儕遭霸凌時選擇袖手旁觀?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訓中心助理教授陳利銘研究團隊與澳洲蒙那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教授 Lennon Chang 合作,針對影響校園霸凌旁觀者的介入因素與歷程進行探討,訪談 24 名國中生後發現,學生因受「不覺得事件嚴重」、「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也沒能力」、「跟受害者不是朋友」等因素影響,就算看到霸凌也不想出面管,研究結果登上《國際學校心理學》(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期刊。
0
0
・2017/02/13
想要贏奧斯卡獎嗎?昆士蘭大學心理系博士整理奧斯卡獎與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女主角名單資料後發現,雖然人們認為自己會用客觀角度評斷演員的演技,但實際上演員本身與評審的背景相似程度以及評審對該電影的文化熟悉度,對我們做判斷的影響很大?
0
0
・2017/02/09
賞鳥人經常會將賞鳥紀錄回報到中華鳥會的鳥類資料庫,但卻不知道自己的資料可以發揮怎樣的功能?如今,這個長年累積的資料庫,竟然意外地成為解決蜥蜴斷尾之謎的關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林展蔚、林思民等人,利用中華鳥會的長期資料庫解開蜥蜴斷尾的謎團,近日將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B)。
1
1
・2017/02/09
國際天文團隊以獨立的方法,使用星系為透鏡,用哈伯太空望遠鏡測量了宇宙膨脹速度,得到和此前測量鄰近宇宙膨脹速率一致的結果。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這些結果卻和測量早期宇宙膨脹速率的結果不一致。暗示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在關鍵核心上可能有根本問題。
0
1
・2017/02/03
奈米材料石墨烯因為最薄、最硬與最導電,被期盼為產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但因成本昂貴無法量產,但現在澳洲科學家宣布,發現了將大豆油在一般大氣中加熱,並於鎳金屬片上打造出材料之王石墨烯薄膜的低成本方法。
0
0
・2017/02/03
在 1.95 億年前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發現目前已知保存完整的膠原蛋白中年代最久遠的!雖然仍然無法取得恐龍完整的 DNA,但是若進一步將膠原蛋白作「蛋白質序列解析」,並比對現生生物中的恐龍近親,將有助科學家瞭解恐龍的生理機制,可望揭開恐龍起源及演化之謎。
0
0
・2017/01/31
「其實大雄的恐龍——皮之助,根本不是恐龍。」其實恐龍在科學上是具有清楚的定義一群動物,因此有相當多我們以為的恐龍並不是恐龍。可是究竟哪些遠古生物才是真真正正的恐龍呢?
0
0
・2017/01/27
向來被人類當作勤奮工作代表的螞蟻也懂工作與休息平衡?新研究發現,當一部分的螞蟻正辛勤工作、尋找食物與各種資源時,有些螞蟻必須為了全體同胞休息,而且越龐大的螞蟻家族,誰工作誰休息的平衡就越顯重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