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與世界一起變好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會責任也是大學教育重要的一環,
學校除了以身作則,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也希望傳承給年輕學子,讓北醫大精神永續,與世界一起走得更遠。
——張文昌,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要辦好教育,必須從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思維出發,
身為大學教育機構也必須從利他的角度,
思考如何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李祖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教育是為未來而教,現今大學扮演的角色,
已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與人才培育,
更要積極思考如何為全球、國家與社會各角落提供資源及協助,
與世界接軌,善盡大學的社會影響力。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是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共通語言,也是北醫大與國際接軌的契機。
北醫長年關注全球永續發展,從醫學專業出發,
與政府部門及社群組織等國內外機構合作,
並鏈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
不僅從校園出發、從社會出發,
更從世界出發,以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陳慧玲
資深科技產業媒體人。
著有《翻轉賽局:贏占全球資通訊紅利》、《方賢齊傳:電信之父、科技推手》等書,
合著有《勇闖天涯翻轉人生:寫給年輕人20個築夢踏實的故事》等書。

林惠君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
曾任職於《遠見雜誌》、中央通訊社、《新新聞周刊》,擔任醫藥與財經記者,
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
《滾動式創新轉型:北醫大如何卓越成長》。現為自由撰稿人。

邵冰如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曾任職《聯合晚報》、《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
著有《從沙龍到聯合國: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的綠色模式》,
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

彭漣漪
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一直在媒體界工作,
包括:《天下雜誌》、《中國時報》、《遠見雜誌》,
作品得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SOPA卓越新聞獎,現為自由作家。
喜歡研究、分析、解讀世間有趣的人事物,
綜整盤根錯節的眾多事實,爬梳出脈絡和意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