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勿留後人愁
耕耘《聯合報》副刊「感時篇」專欄長達二十七年(1987-2014)的張作錦先生,以憂國憂民的筆觸省思歷史、回顧國家與文明發展,對華人社會提出深切關懷與批判。
台灣政治發展逐漸趨向「表面民主」,不再是值得借鏡的範例;經濟發展的原地踏步,更讓所有人感到焦慮。時光冉冉,往事已不可追,留下的是不可磨滅的歷史教訓;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將往何處去,卻能藉由自思自省,找出共同的方向。
張作錦先生以一己之筆,寓指責於期待,為台灣數十年來的演變及其對兩岸時局的觀察留下見證――江山勿留後人愁,台灣也不能留與後人愁。
名人推薦
二十七年來,我是「感時篇」的忠實讀者,一方面因為作者的文字吸引讀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一系列時論的內容,確實切中時艱,不能不引起讀者的共鳴。
有眼光的人,關懷台灣,不能不「憂以思」,既要提醒世人,又躲不開自己的憂慮。「感時篇」之動人,正是因為我們身處其間,而又無可奈何。――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
張作錦是台灣社會及新聞事件半世紀變化中,站在前線的見證人。他這些銳利生動的評論,使海內外讀者宛如身歷其境。
沒有人不被他的才華折服,似乎又很難不引起迷惘。這就需要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台灣人、華人做深刻的反思。――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高希均
▍作者簡介
張作錦
資深媒體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以專業記者為終身職志。
曾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和《聯合報》社長、《聯合晚報》副董事長。現任《聯合報》顧問。
著有《牛肉在那裡》、《第四勢力》、《誰在乎媒體》、《試為媒體說短長》、《三人行看台灣新價值》、《那夜,在安德海故宅,思前想後》、《一杯飲罷出陽關》、《思維遠見》、《誰與斯人慷慨同》、《誰說民主不亡國》、《江山勿留後人愁》(天下文化),及《史家能有幾張選票》、《小人富斯濫矣》(九歌)等。
曾獲一九九三年圖書金鼎獎、二○○一年中山文藝獎、二○一○年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之「終身成就獎」,及二○一五年總統文化獎之「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