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戰爭論(下):運用之書【2019年全新修訂版】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防禦為戰爭制定最初法則。
防禦絕不是單純的防守,而是在其中穿插巧妙的攻擊行動。

一八一二年六月,拿破崙率領六十萬大軍渡過尼曼河。陣容浩大、驍勇善戰的法軍,雖一度攻陷莫斯科,卻迷失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之中。由於俄軍拒絕正面迎戰,法軍無法徹底擊潰敵人,到了冬季,法軍只好倉皇後撤。俄軍開始反攻,一路追擊逃跑的法軍。最後,六十萬大軍中僅存六萬人不到回到法國。普魯士軍官克勞塞維茨此時正在俄軍服役,親身見證拿破崙征俄之役失敗的關鍵。

克勞塞維茨一再強調,防禦是更強的作戰形式,防禦者可以占有地利、構築工事、充分準備,也能獲得充足的資源與民眾的支持。此外,時間站在防禦者的一邊。當進攻者不斷深入敵境,卻遲遲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並越過了勝利的頂點之後,就是防禦者反攻的開始。相對而言,由於進攻有更積極的意圖,等待便是荒謬的。進攻者必須發起狂風暴雨、毫不停歇的攻擊,不斷尋找敵人的重心,以求能一舉擊潰敵人。

 

作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

生於馬德堡東北邊的布爾格。祖父是路德會的牧師,父親曾為陸軍中尉。他十二歲時入伍,進入普魯士陸軍為步兵軍官生,從此見證法國軍隊橫掃全歐。一八○六年,他以上尉軍官參加耶拿—奧爾斯塔特會戰,兵敗被俘,隔年才被法國釋回。一八一二年,由於普魯士協助法國入侵俄國,克勞塞維茨憤而轉效俄軍。一八一四年,克勞塞維茨身著俄國軍服,加入普軍攻法的萊比錫戰役。一八一五年,他恢復普軍身分參與作戰,當拿破崙大軍在滑鐵盧潰散時,他正在主戰場附近。

克勞塞維茨於一八一八年被任命為普魯士戰爭學院院長。由於他一度投俄的經歷,此後長達十二年的時間未被賦予重要指揮職務,他於是投入到熱愛的軍事理論與戰爭史的研究當中,完成《戰爭論》初步手稿。一八三○年,克勞塞維茨調任西里西亞砲兵總監,翌年卻因感染霍亂,未及修改《戰爭論》全文便與世長辭。他的妻子瑪麗•馮•克勞塞維茨將其手稿整理出版為《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其中前三卷即為《戰爭論》,成為近兩百年來的西方軍事正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