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仁之亂
日本戲劇界、出版業不敢觸碰的票房毒藥,在他筆下掀起全國性的室町史閱讀熱潮!
一場日本小學生都聽過的知名戰爭,為何無人了解其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究竟這場超過十年、摧毀了大半京都的內戰,是起因於將軍家的後繼問題,還是管領家的家督之爭?又或者是其他不為人知的關鍵細節導致?本書作者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透過該時代兩名興福寺高僧經覺與尊尋的日記,如實描繪應仁之亂期間僧侶、貴族、武士及民眾的樣態。
◎原本勢均力敵的兩軍,如何因將軍決斷一錯再錯、最終無法收拾?
大戰最初的火種,是1540年代中期開始的守護大名畠山義就,與其堂兄弟畠山政長的家督之爭。由於支持義就的山名宗全、支持政長的細川勝元等有力大名的參與,使得戰爭擴大。至應仁元年(1467)5月26日,細川方(東軍)和山名方(西軍)爆發全面衝突。
衝突初始,將軍足利義政,態度中立,向細川勝元和山名宗全雙方發出停戰命令。未料一周後的6月1日,義政態度轉變。當天,細川勝元面見足利義政,請求頒發處罰山名宗全的綸旨(綸旨為奉天皇意向,由天皇近臣發佈的命令文書)。
即使與山名宗全私通的日野勝光反對,兩日後的6月3日足利義政仍把將軍旗幟交給了細川勝元。山名宗全的西鈞則被烙上「賊軍」的印記。
「因為將軍失去中立的地位,戰爭的調停者也就消失了。如果不迅速把已打上『賊軍』烙印的山名一方鎮壓下去,戰爭就沒有辦法很快結束了。」作者吳座勇一在本書中提到。
在這樣的局勢中,同年8月23日守護大名大内政弘入京,西軍如虎添翼。此時足利義政擔憂戰事激化,向西軍的畠山義就送去御內書、要求雙方議和。然而,足利義政的講和方案錯過了時機。如今想憑藉畠山義就抽身就能結束戰亂,已無可能。西軍無視議和方案,繼續猛攻東軍……。
◎將軍的家務事,演變為火燒京都的天下事
此外,將軍足利義政之弟足利義視的存在,亦導致這場戰亂愈趨複雜。
在大戰爆發前三年的1464年,將軍足利義政由於自己膝下無子,遂要求出家的弟弟還俗,改名為足利義視,自此兩兄弟即遭受命運捉弄。翌年,義政之妻日野富子誕下兒子(後來的義尚),原本等待繼位的小叔義視此後進退兩難。
適逢畠山家督爭奪戰,「足利義視算得上下任將軍候補了,他可能把這場大亂視作顯示自己領導才能的絕佳機會。正如鈴木良一所說,為壓制足利義視,足利義政想要把伊勢貞親召回來,對於足利義視而言,如何樹立自己的權威,確實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作者分析。
經歷這一戰,試圖抑制戰事擴大的足利義政和幹勁十足、想積攢戰功的弟弟足利義視意見分歧。最終於應仁2年(1468)11月,大內政弘等西軍諸將前來參見足利義視,尊他為將軍。如此一來,便出現了兩個將軍並存的局面。西軍模仿幕府,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機構,即「西幕府」。
以上兩項重要事件,引爆、扭轉了應仁之亂的情勢。然而這場戰爭持續超過十年,其中必然受到包括足輕的出現、全新攻城武器登場、戰爭方法改變在內多項條件影響。過去由於出場人物太多、主支線盤根錯節而令人卻步的應仁之亂,在本書作者清晰的輪廓梳理加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解說,將有助所有對日本中世史感興趣的朋友一探究竟,對不只這場戰爭、包括這個迷人的時代,建立更多認識。
作者簡介 |
吳座勇一
1980年出生於東京都,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文學博士。專攻日本中世史,目前擔任國際日本文化中心助教,著作《日本中世戰爭史》獲得角川財團學藝賞。
著作:《一揆的原理》(筑摩學藝文庫)、《日本中世戰爭史》(新潮選書)、《日本中世的領主一揆》(思文閣出版)、《日本中世陰謀史》(角川新書)
譯者簡介 |
康昊
日本大阪大學碩士(文化形態論日本史學),大阪大學博士研究生,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别研究員(DC)。專攻日本中世史,日本史研究會、史學會、佛教史學會、大阪歴史學會會員。譯有《石山本願寺之戰:織田信長與顯如的十年戰爭》(織田信長石山本願寺合戦全史 顕如との十年戦争の真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