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凝視時代


  • 書名:凝視時代
  • 作者:簡永彬|高志尊|林壽鎰|徐佑驊|吳奇浩|連克|郭立婷|郭怡棻|賴品蓉|凌宗魁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06/25
  • ISBN:9789865727727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

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西方攝影術發明至今已18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治時期臺灣有一群攝影師,這些人可不是拿著大砲拍小模的外拍部隊,他們是受過專業攝影訓練,埋頭研究技法的家裡蹲。「三原色碳膜轉染印畫法」、「漆金祕法」是他們與日人寫真館分庭抗禮的不傳之祕。這些攝影專家平時喜歡在寫真館內玩自拍,也喜歡拍攝扮裝的女人。他們是臺灣攝影技術的源頭,將生命的熱情與精力注入鏡頭中,刻印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致。

這是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豐富而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再度凝視那個人才輩出、創意無窮的年代。《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改編自2010年《凝望的時代》展覽專書,重新編輯並增補數篇從臺灣史角度書寫之專文,以及作者新近的採集和研究,如業餘攝影家李火增、謝金俊等,以臻至完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從臺灣攝影的源流和先行者開始追溯,繼而敘述日治時期攝影術和寫真館的蓬勃發展、寫真館的特色與庶民記憶,並詳述臺灣總督府如何藉由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本書也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面向探討寫真師的創作,將寫真師與攝影名家並列,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寫真館攝影的獨特定位。這本少見綜觀臺灣寫真歷史圖文並茂的著作,堪稱臺灣攝影史詩鉅著。

 

 

【紀臺灣】圖說臺灣史系列(2019年書目)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

《從臺車到巴士: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

簡永彬,1958年生於基隆。1985年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藝術研究所修了。1988年創立臺灣第四家攝影藝廊「夏門攝影藝廊」。1992年開始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研究中心整理蒐研臺灣攝影發展脈絡。2008-2015年陸續在臺北巿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前輩攝影家回顧展。2013年自創「意象.台灣」品牌,啟動「前輩攝影家影像資產資料庫開發計劃」,並獲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團隊,持續梳理和蒐研臺灣攝影文化各階段重要攝影家的作品及文獻資料。2017年起擔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發展系兼任副教授。

 

高志尊,彰化縣人,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學科畢業,日本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碩士、博士,專攻影像藝術。1989年迄今於海內外舉辦過十餘次個展,作品為文化部藝數銀行、台北市立美術館、新北市文化局、日本九產大美術館、銘傳大學藝術中心等公私立機構及個人收藏。曾任教於淡江、世新、中原、政大等校,現為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系所主任。著有《光的調色盤》、《視點》、《影像蒙太奇在創作中之應用》等書。

 

林壽鎰 14歲時在「徐淇淵寫真館」當學徒,1934年18歲時赴日本,進入「日之出寫真株式會社」,受到恩師竹田矢日悉心照顧。1936年回到桃園開設「林寫真館」,首先採用「電光球」(電燈泡)的採光手法,並用心經營以各種技法去吸引顧客,如:雙重曝光、三重曝光、女扮男裝、剪影效果、人工著色等,都是當時常用的技法。戰後加入業餘攝影學會,多次參加國際沙龍攝影競賽,屢獲大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徐佑驊,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研究主題圍繞日治時期的寫真帖,作品曾發表於攝影雜誌及相關研討會。目前任職於出版社。

 

吳奇浩(1978-2014),苗栗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博士論文〈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1945)〉(2012)獲第三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首獎。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服裝文化史,曾任教於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連克,1989年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碩士,研究領域為臺灣經濟史、金融史、保險史等。曾任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專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研究助理,現任臺北市政府松山區公所課員。著有《從代理人到保險公司:臺灣商人的產物保險經營(1862-1947)》,及多篇期刊暨研討會論文。

 

郭立婷,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碩士,著有碩士論文〈味覺新滋味:日治時期菓子業在臺灣的發展〉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怡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曾參與撰述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

 

賴品蓉,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專案助理。曾任「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站資料庫建置成員、《臺史博地方學學》刊物執行編輯。著有碩士論文〈日治時期台南市戲院的出現及其文化意義〉、〈嘉義座〉(收錄於《嘉義市老戲院踏查誌》),〈台灣新劇運動與山水亭〉等。

 

凌宗魁,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著有《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