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PAR 表演藝術 12月號/2017 第300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者的話】
與我們一同回顧

在這個年末台灣表演藝術界最大的新聞,無非就是雲門舞集的大家長林懷民,在其新作《關於島嶼》演出前,宣布啟動退休計畫,他將以兩年的時間、逐步卸下肩上重擔,交由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正式「接班」,這對成立已滿四十五年的雲門或甚至台灣的劇場界有何影響?兩年後又會有什麼新氣象?應該是值得我們後續持續觀察。

回顧今年,我們一起在劇場度過的三百六十五個日子裡,台灣的表演藝術界又有那些事讀者們不可不知?什麼現象潮流正在醞釀?又有那幾位創作者贏得大家的目光?這都是每年的十二月號,本刊要為各位讀者整理分析的重頭戲。今年如:臺灣戲曲中心正式開幕、台灣國際打擊樂大賽在台灣舉辦、文化平權的推動與實踐、熱鬧滾滾的各縣市藝術節逐漸成形、與亞洲各國交流的漸趨頻繁、以及表演藝術人才在世大運與植劇場的發光發熱、新馬戲在台灣的萌芽……相信都會對未來台灣的表演藝術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在此同時,編輯部也推舉了三位在各自領域深耕努力,尤以今年更顯優異亮眼、未來極具潛力的表演藝術工作者,獻上「PAR People of the year」的肯定,他們分別是:榮獲貝西獎肯定的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簡珮如;年初成立「灣聲樂團」,不論在自己的作品、團隊的培育、選曲、演奏都聚焦台灣的音樂家李哲藝;以及今年以「植劇場」劇集與兩齣結合偶戲的舞台劇作品而廣受好評的劇作家詹傑。

此外,在本月份雜誌中,我們也邀請了三組女演員們——張艾嘉與黃詠詩、黃小貓和梅若穎,與高若珊和梁皓嵐,帶著她們即將登台的作品、抽出排練與繁忙的工作空檔,一起來聊聊吧。其中,甫卸任金馬執行委員會主席,將與林奕華再度合作、回到劇場的張艾嘉,也與我們分享了她與《聊齋》的過往回憶,以及她所長年關注的題旨:關於人與家庭的那些事,那即是她想說的故事,也是她與林奕華共同思考的交集。

二○一七年即將離我們遠去,不知您是否發現,在《PAR表演藝術》雜誌創刊廿五周年的最後一個月,我們迎來了本刊的第三百期。廿五年的時光、三百本《PAR表演藝術》雜誌、三百張封面、無數的訪問、人物、演出、介紹、評論、觀察、現象、企劃,陪伴台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觀眾一同走著,亦步亦趨。在十月份假台北捷運忠孝復興藝文廊舉辦的「舞台風景」經典回顧展之後,我們也怕有讀者未能親臨現場,或是意猶未竟,於是,在本期的雜誌內,也特別製作並附上「300期典藏紀念筆記本」,其中包含展覽的部分內容,也留下些許的空白,盼與您一同記錄分享,舞台上下令人難忘的各式風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