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 表演藝術 08月號/2018 第308期
- 書名:PAR 表演藝術 08月號/2018 第308期
- 作者:《PAR表演藝術》編輯部
- 出版社: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 出版日期:2018/07/31
- ISBN:
哈囉!你參與了嗎?
從觀看到行動,是創作者對鏡框舞台的不滿足造就了參與、沉浸、互動?
還是觀眾的體驗結構在當代社會中已經轉變,需要在各種情境下發聲?
表演藝術在當代的觀演關係遭逢什麼變動?
藝術家要如何重新建構與觀眾的關係,其中的創作秘方是什麼?
藝術將如何回應當代社會,書寫「未來學」?
本期嘗試從梳理「參與式藝術」源流,專訪視覺、表演領域兩大策展人、四位橫跨行為、舞蹈、劇場的藝術家們,並邀請兩位藝評人現象觀察,同時嘗試在同一平面上邀請藝評人、藝術家、觀眾三向對談,希望透過多方視點,重整並期待下一波當代藝術的創作、觀演樣貌!
【編者的話】
參與的時代來了
文字/黎家齊
從電影、電視問世,到人人一支手機的數位時代,各式產業無不把戰火延燒到第三螢幕,追求與消費者更親密的互動,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當然,文娛業者也不例外,而其中最強勢者,無外乎線上遊戲的崛起,例如電競產業已然成為新形態的體育項目,而這些「遊戲」無疑已經滾動了新一波經濟、社會的時代巨輪。
當身為「阿祖級」的表演藝術面對上述的強勢潮流與變化,或是創作者根本就是「數位原住民」的時候,從他們的生命經驗出發,作品勢必產生質變,單純的你演我看、我說你聽的模式,不要說不能滿足現代的觀眾,可能也不能滿足藝術家創作時狂放的想像。所以近年來各種新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不只是類型跨界,許多藝術創作更是企圖跨越欣賞者與作品的鴻溝,讓看展與看戲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接受者」,而是晉級為「參與者」。如同電玩遊戲一樣,不只是要給你更好的聲光效果,讓玩家身歷其境,更是要觀眾一同加入,親自體驗、甚至拼搏賣命!
本期雜誌就針對「參與式藝術」這股方興未艾的新形態作品,帶領讀者先透過五個關鍵詞解碼,打破藝術作品只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迷思,釐清什麼是「參與式藝術」,它又與所謂的「沉浸式」、「互動式」有何不同,並從其背後的創作發想為起點,邀集了視覺與表演藝術領域的兩位策展人、藝評人、創作者、觀眾等各方觀點,讓您抓住正在改變中的「觀演關係」未來趨勢。
當然,我們也挑選了最近上演或即將上演的參與式藝術作品為範例,如:入圍第十六屆台新獎的《人類派對》、《CYH-279 摩托計程車》,與即將到來的「臺北藝術節」中的《放跑馬拉松》、《金錢眾議院》、《歡聚今宵》等,讓讀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所準備,讓您去看這些創作的時候,不會一頭霧水,用最好的心情與開放的心,感受全新的藝術體驗。
此外,我們也隨著全球大樂團樂季公布之際,第一手為讀者整理的最新資訊,歸納整理出「2018-2019新樂季搶先報」,從國際上英美、德法、中港澳,到台灣本土的各大樂團,讓您一次盡覽全新樂季重點節目,知道那場音樂會不可不聽、不可不看。我們也別請到六位國內外賞樂達人,請他們精挑出新樂季中的三檔「心頭好」,幫大家在時間有限、分身無術的窘境下,圈選重點,不容錯過!
—
【特別企畫】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哈囉!你參與了嗎?
策展人說—吳瑪悧、鄧富權
藝術家說—賽斯.漢諾、張吉米、崔斯坦.米虔與貝珂.李德、傑宏.貝爾
觀演對談—周伶芝、孫平、洪唯堯
即將上場—《金錢眾議院》《放跑馬拉松》《歡聚今宵》
【特別企畫】2018-2019新樂季搶先報
國際掃瞄—英、美、德、法、中、港、澳
台灣巡禮—六大焦點分類推薦
【焦點專題】古老戲曲的跨國相遇—台日共製《繡襦夢》
【藝號人物】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劉怡汝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邱瑗
歌仔戲資深旦角 許秀年
美國爵士女歌手 潔絲米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