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 表演藝術 04月號/2014 第256期
- 書名:PAR 表演藝術 04月號/2014 第256期
- 作者:《PAR表演藝術》編輯部
- 出版社: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 出版日期:2014/04/09
- ISBN:
誰怕莎士比亞?
文字︱本刊編輯部
說白了,莎士比亞在台灣,從來不是劇場的主流。雖然莎士比亞是劇場史上必讀的經典,但對大部分的國內創作者而言,卻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供在象牙塔裡的聖典;或不過是已經退流行、博物館中展示的一件文物。學院內研究、討論、搬演莎劇,與學院外的舞台實踐,往往存在著斷裂,甚至是落差頗大的鴻溝。為什麼科班出身的創作者,走出校園之後,不再繼續鑽研莎劇,甚至視莎劇為畏途?是不是累積了太多莎士比亞的偉大圖像,腦子裡只有這些刻板印象,而不再嘗試去理解它?到底誰怕莎士比亞?身為當代人,如何跟四百五十歲的老莎,稱兄道弟,當個相見不恨晚的好朋友?以老莎的故鄉 —— 英國來說,四百多年來,莎劇並非一成不變。近幾年的莎劇製作而言,不斷地在挑戰、突破前人的作品。
例如,皇家國家劇院藝術總監海特納執導的《哈姆雷特》和《奧泰羅》,兩齣製作的場景都設定在當代,並融入當代議題,因此哈姆雷特穿著西裝T恤,奧泰羅則是穿著現代的陸軍迷彩服,更能增進觀眾的莎劇的認同。海特納說:莎劇的文本常是複雜的,即便是他,很難不在觀賞莎劇的前五分鐘陷入慌張,任台詞從他頭上飄過,卻不知道台上演員在說什麼。因此,在排練時,他花最多時間的常是在釐清文本、修辭和韻律,讓台詞能夠更易理解。
儼然視自己為莎氏的真正「傳人」的德國人,則更敢跟老莎勾肩搭背裝熟!沒有英國人所承載的傳統包袱,他們一開始就毫無忌憚地誤讀、曲解、改編與再創莎士比亞。不像英國人那般唯恐玷污莎翁似的小心翼翼、縛手縛腳,更能有機地「活化」、「發明」其語言,讓老莎與現下社會無縫接軌。因此,跌破眼鏡的翻新詮釋,層出不窮的形式風格,不論在質,還是量上,都讓英國人自嘆弗如。曾來台上演《哈姆雷特》大獲好評的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就說:我們用很無禮、嬉戲的態度處理這個素材,並不是想破壞它,而是希望能藉此回歸到素材本身。
在法國,莎士比亞的地位足以和莫里哀相提並論。有別於英德兩國,法國人以「劇場性」表現莎劇的「文學性」,著重於舞台視覺、場面調度的導演手法,表現出當代劇場多元的可能性。早在一九八○年代,太陽劇團導演莫虛金就以歌舞伎風格改編《理查二世》與《亨利四世》,極簡禪意的舞台空間、東西元素交融的服裝、大幅度的舞台動作和鏗鏘有力的唸詞,展現歷史劇氣勢萬千的史詩性。莫虛金認為,每當重新工作莎劇,就像回到劇場學校;每一位創作者都得虛心地向大師請益,深入充滿譬喻性的詩意空間,探討人性各種矛盾。對她而言,莎劇是實驗劇場美學的「寓言」:每一種舞台詮釋都要突破成規,顯露出劇場對社會的各種提問。
從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到外百老匯,從中央公園的戶外演出、街頭到酒吧,從音樂劇、偶戲到即興演出,在美國,看莎劇、讀莎劇、演莎劇幾乎是全民運動,不管專業或業餘,幾乎人人都可說上幾句莎劇獨白,或在莎劇演出中參上一咖。「莎翁論壇工作坊」就是為了讓演員在各式各樣的學院系統與職業排練之外,有一個練功的場域而誕生。
論壇的主持人建議,不妨把莎劇當成自己喜歡的一項運動來看待,不論你對該項運動的認識是深是淺,每次的觀賞經驗都會有新的發現。不把自己當演員,而是玩家,莎劇就會成為好玩有趣的遊戲。
就從現在開始,拿掉大師的標籤,拆掉經典的外衣,不怕莎士比亞,我們才能真正親近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