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PAR 表演藝術 01月號/2021 第337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 年1 月1 日,《PAR 表演藝術》雜誌正式宣告改版。

這一回,我們將雜誌重新想像成一場紙上展演,重新拆解內容,透過五個章節的梳理——〈開演前〉暖身的輕資訊、〈上半場〉的重頭戲「封面故事」、及〈中場休息〉全為圖像單元、〈下半場〉則是精彩絕倫的人物訪談、以及〈Bravo 安可〉絕對不能錯過連載專欄及國際資訊,重新梳理出一個新的閱讀節奏,讓讀者能夠自由地悠游其中,建立出一個屬於自己閱讀雜誌的儀式。

未來,雜誌將採雙月發行,每逢單月發刊,12 月則會另外推出特刊。

為因應內容改版,我們也將雜誌原來的命名「Performing Arts Review」(縮寫為(PAR),正式改為「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自詡雜誌透過「New Perspective, A Closer Look」全新視角、更靠近產業的方式,更貼近一本表演藝術雜誌的本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者的話】
「究竟,我們需要一本什麼樣的表演藝術雜誌?」

2020下半年,在我們緊鑼密鼓地展開雜誌改版工程之際,一位表演藝術界的朋友這樣提問。

過去一年的疫情讓全世界按下暫停鍵,讓劇場經歷過停擺又重啟的過程,這位朋友因而試圖翻找出18年前SARS疫情相關史料,想了解當年劇場界的因應,是否有任何能夠教會我們的事?這才發現當時數位資料庫的概念並不普及,《PAR表演藝術》雜誌成了見證當時的重要依據之一。

這句提問,像是一記警鐘,也是個提醒,讓我捫心自問,在這個資訊橫流、眾聲喧嘩的年代,作為一本國家級場館的刊物,《PAR表演藝術》雜誌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雜誌是否該增加對產業生態及文化政策討論?是否需要帶入更多以台灣、亞洲為中心的思考?甚至是積極地將台灣劇場經驗記錄下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我開始諮詢專業人士,團隊也經過無數推翻與討論,我們發現,當雜誌試圖扮演拉近讀者與劇場距離的橋梁,其實也在探問劇場之於觀眾的重要性,因此,藉由改版首刊號的封面故事〈Open for All:劇場與你之間的距離〉,我們希望能打開公眾與劇場的對話,也拉大公眾對雜誌的想像。

「劇場的誕生,最初的定義是討論公共事務,後來才出現戲劇。」戲劇最早源自於古希臘雅典城邦,將其標準放諸於台灣檢視,觀點落差在所難免。因此〈Open for All:劇場與你之間的距離〉專題,不從西方研究理論著手,而是藉由盤點如火車站、大廟前、騎樓下等,這些在台灣你我熟悉的生活場所,凝聚大家對公共空間的想像與界定範疇。旋即,再將場景轉換成劇場空間,盤點如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牯嶺街小劇場等場館,檢視你我與劇場之間的距離。我們也透過劇場導演許哲彬帶路,了解歐陸是如何思考劇場的公共面貌,最後再邀請了劇作家李屏瑤、藝術家周依與蘇品文、數位藝術創作者王連晟,讓想像力奔馳,在紙上提出兼顧公共性的劇場提案。

2020的疫情,也讓我們將自身目光望向台灣、看向自己,讓人更好奇台灣劇場這幾年的發展及累積。也因此,〈劇場ㄟ冷知識〉透過劇場燈光設計師莊知恆現身說法,帶著我們了解燈光設計上工需要的小道具,也藉此窺得台灣劇場長期自我訓練的變通能力,最後研發出來的職人結晶。〈職人的門道〉則從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製偶師們的技藝中發現,原來他們也得進行身體訓練、關照生活,才能製作出栩栩如生的偶。

跨界合作早已無所不在,〈跨界對談〉 找來編舞家布拉瑞揚與創作歌手阿爆,談這對表兄妹如何從9歲就認識卻不熟稔,長大後分別回到故鄉開始認識彼此,又在彼此創作路上相知相惜。〈跨界激盪〉則邀請到漫畫家曾耀慶觀賞完無垢經典舞作《花神祭》之後,經由畫筆將觸動躍然紙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雜誌改版是一項大工程,尤其是與團隊一起重新盤點29年來的積累。一月號的改版,只是個起點。未來,我們會將視角拉回台灣,放眼亞洲,挖掘更多屬於表演藝術界的產業生態、幕後故事,及挖掘更多有趣的專業門道。

 客座總編輯   江家華
 
*以下感謝接受改版諮詢的專業工作者:王柏偉、白斐嵐、周伶芝、郭亮廷、蔡淳任、魏君穎、鄒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