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
2014年6月1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舉辦了第一次的白宮Maker Faire,認為「Maker與新創事業以及製造業的升級息息相關」,Fablab便是扮演引領這股趨勢的導航角色;2015年開工第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造訪了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並且辦了一張會員卡;而這一切都始於1998年的MIT。
那年,MIT開設了一堂改變世界的課——「如何製造(幾乎)任何東西」。在這堂課上,你會學到足以讓你製造出任何自己想要東西的機器使用方法以及製造流程;像是吶喊器,它是一個,當你走在街上就是突然很想大叫,只要朝著吶喊器喊其他路人也不會聽到的一種發明;或是需要戰勝它才會停止鬧鈴的鬧鐘;或是其他你很想擁有卻無法在任何地方買到的東西。
在工業革命後,生產了許多可以滿足大部份人欲望的商品;然而,仍有一些非常個人的欲望,在商品化提案的過程中,因為成本、市場因素永遠不會被納入考量。「既然無法買到,那就自己做吧!」秉持這信念,這些人開始走向因為「我自己」需要,所以我靠自己的力量,去學會如何製造出能滿足這個產品的所有生產流程,這就是推動「個人製造」(personal fabrication)這股風潮的力量。
從大型電腦主機,演變到人手一台的桌上型電腦,「電腦個人化」使得我們可以靠個人的力量在虛擬世界中完成很多事;同樣的思考方式,從工廠的大量製造,到現在「工業個人化」,只要一個空間、幾檯機器,我們就能利用這一條簡單的生產線,在硬體世界裡做到幾乎任何自己想做的東西,而這個過程被稱為「自造革命」。
十年前,尼爾.格申斐德預言了3D印表機的風靡全球,而或許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將可以在網路購物平台上購買設計圖以及原料,自己在家、或是鄰近的實驗室做出產品,而不是購買有重量、需要被運送的商品。又比如,東西壞了也不用再買一個,而是將之前的設計圖從電腦裡叫出重新印製,甚至還可以改進上一個設計,自己修改到更接近自己需求的原型!
科技來自於人性,當科技交還給個人的時候,或許我們將可以期待這一波的革命浪潮,會全然改變我們既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一個更多創意、更貼近我們需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