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快樂工作人 09月號/2014 第168期
- 書名:Cheers快樂工作人 09月號/2014 第168期
- 作者:Cheers編輯部
- 出版社: Cheers雜誌
- 出版日期:2014/08/31
- ISBN:
找工作不如發明好工作
2013年9月,英國牛津大學兩位學者佛瑞(Carl Benedikt Frey)及奧斯本尼(Michael A. Osborne)發表了一份被廣為引用的研究報告〈工作的未來〉(The Future of Employment)。這份研究分析美國現有的702種職業,結果發現,高達47%的工作在未來10.20年間,將會被電腦及自動化取代,其中包括大量的白領及行政人員。
如果在10年前聽到「發明工作」這4個字,很多人大概會無動於衷,覺得這是老闆、創業家才要做的事,跟自己沒關係、也做不來。10年後如果你還這樣想,那問題和危機就大了。在數位科技的浪潮推動下,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工作和職種的新陳代謝每分每秒都在發生。創新行業消滅無數現有工作機會的故事,正在各行各業不斷上演。
國外新聞聽起來很遙遠嗎?事實上,這股效應早已延燒到你我身邊。自去年底開始鬧得沸沸揚揚的國道收費員抗爭事件,受影響的收費員有942位,而以電子收費ETC系統取而代之的遠通電收公司,員工數只有400人,還不到國道收費員的一半。種種現象都說明:若是對工作仍抱持著傳統的理解和想像,那麼你很快會發現:若無法抓住那些新興職務,原有飯碗又持續面臨存亡與否的關頭,那麼下一個輪到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最重要的是:當新生工作的數量追不上消失工作的速度時,職場上所謂的「好工作」將愈來愈難「找」。若再考慮學歷價值泡沫化、薪資凍漲、企業傾向以彈性外包取代正職編制等現實,情況還會更加惡化。
《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2013年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需要工作嗎?自己創造吧〉(Need a Job? Invent It)。佛里曼在文中直言,上個世代中產階級賴以維生的要素──以中技術含量的工作獲取高薪,已經永遠消失了。他進一步闡述:「在我這一代,人們可以去『找』一份工作,但我們的孩子必須去『創造』工作。」
讀到這裡,你一定要問:到底「發明∕創造工作」的內涵是什麼?所謂具備發明工作的能力,一定全然等同於創業嗎?當然不是,無論個人身在組織內、組織外,是上班族還是SOHO族,這絕對都是需要思考和建立的意識。104資訊科技公司總經理阮劍安分析,要創造新的工作內容或型態,可以從2個角度出發:一是用新的方法來解決客戶已經存在的問題;一是用新的方法來滿足客戶新的需求。這兩個切入點,不管在什麼位子上,都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