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時-傷寒總病論-解析
- 書名:龐安時-傷寒總病論-解析
- 作者:沈孟衍
- 出版社: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4433544
傷寒學派與溫病學派在外感疾病診治的範疇上素來爭執不歇,兩者都有中醫史上重量級的學者及可奉為經典的醫學著作背書,使得這種爭議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此爭議起始於《傷寒論》官方版本剛剛定稿而始為廣傳的北宋,當時已有醫家提出質疑,主張不應用傷寒理論治療一切外感疾病,應將「溫病」獨立審視、研究,其中的先驅就是龐安時。
龐氏及他現今唯一流存的著作《傷寒總病論》對《傷寒論》做出了詮釋及修改,並用書中一半的篇幅講述溫病,是第一位將溫病置於與傷寒同一水平論述的醫家。本論文透過註解該書內文和尋找原文出處,並將其中的理論與《傷寒論》原文、現代傷寒教材、現代溫病教材對照比較,來全面瞭解《傷寒總病論》的傷寒和溫病理論。
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龐氏無論是傷寒或溫病的思想都深受張仲景的影響,無論辨證、用藥、組方都有《傷寒論》明顯的痕跡;雖然已獨立看待溫病,但仍未完全脫離治療傷寒的大方向。而與後代溫病學家的理論相比,龐氏仍未發展出一套溫病專用的理法方藥系統,兩者無論在溫病的定義、治療溫病時使用的辨證法、治療溫病的方藥、對溫病的預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總的來說,始自龐氏的《傷寒總病論》時期裡,溫病學說已然開始自廣義傷寒中分離出來而萌芽,對後世溫病學派的興起頗有啟發,但龐氏傷寒與溫病學說仍處於一個「初步分化」以及「欲分未分」的狀態。
本書特色 1. 目前市面上唯一專著探討龐安時《傷寒總病論》的中醫書籍,若對此領域有興趣此書為必讀。 2. 龐安時將溫病學派從廣義傷寒中分離出來,啟發後是對問病學派的探討;而本書正是點出此項重要性,並加以註釋、說明,幫助讀者更了解《傷寒總病論》。 作者簡介 沈孟衍 大學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系,於香港執業數年後,至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碩士班攻讀,並於民國105年6月順利取得學位,成績優異,目前在香港服務。 楊仕哲 1990年畢業於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隨後進入該校附設醫院放射線科服務並取得專科醫師資格。接著就讀於該校的中國醫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所期間進行中醫典籍的醫史文獻研究,論文主要涉及中醫運氣學說和消渴(類似糖尿病)疾病史。 博士班畢業後即被所內師長邀請,受聘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專任師資,同時也擔任附設醫院的專任主治醫師。 在雙重的醫療和教學業務下,完成了《結核病中醫藥典籍探討》等專書,現職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