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食農×實農


  • 書名:食農×實農
  • 作者:林朝成|郭華仁|陳玠廷|王驥懋|鄭力軒|簡妤儒|陳玉箴|張瑋琦|吳勁毅|徐肇尉|李宜澤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11/14
  • ISBN: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內容簡介】

晚餐又叫外送了嗎?
桌上那杯才剛買的手搖飲或咖啡是如何才能送到你面前?
食物的意義是什麼呢?正如同我所指出的,它不只是意味著展示,而是意味著更大的主題和狀態。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社會環境)都出現在食物中,也被食物所象徵。
──Roland Barthes, 2008:32

全球經濟與農業模式的改變,土地污染越發劇烈,台灣傳統農業該如何自保?轉型有機農業後,若要永續經營又正面臨著什麼挑戰?標示有機的商品是否都值得信任?到底什麼是基改食物?對人體是好是壞?台灣早期風光一時的養殖漁業帶給後代子民們什麼樣的問題?面對萊豬禽流感等疫情,畜牧業的危機處理?消費者又該如何自處?外送文化崛起,不只是消費習慣的改變,影響的更是我們與土地的那份連結?

上述的問題,看似遙遠卻著實與生活交織著。然而,所謂身土不二,土地與人們彼此的關係絕非只是密不可分,更身為為一體。本書定名為《食農×實農:屬於台灣人的食與農》,因台灣推動的食農教 育不能缺少食農社會學的觀點和面向,而食農社會學的論題也有待食農教育 加以關注,具體落實為行動學習。本書所刊載的九篇論文便是根據這個實踐 導向,探討食農社會學的各種現象和食農議題在環境、技術、經濟、社會、 教育、文化和地方等多面向內涵的構成和反身性的實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序】

發行序

開學文化出版社發行人/顧忠華

2016年,開學文化出版了由成功大學林朝成教授邀集學者們翻譯的《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一書,獲得了不少回饋,當時就已經醞釀應該出一本台灣自己的《食農社會學》,經過多次籌備,包括2018年12月召開「挑戰與回應──全國農業會議迴響論壇」,終於完成了這項任務。在此,特別向主編林朝成教授以及參與撰稿的作者群致上感謝之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原擬定名為《台灣的食農社會學與教育——從文化與地方的角度出發!》,主要是沿用並擴大日譯本的概念架構。但經過編輯們討論,決定以較易吸引讀者的《食農×實農:屬於台灣人的食與農》作為書名,希望有助於推廣相關知識「在地化」的努力。

事實上,現代「風險社會」的特徵之一,便是人為的各式各樣產物,無論是滿足基本生計需求的農、漁、牧業生產,或是高科技的先進設施(核能、通訊、手機、晶片……等等),莫不具有某種程度的未知風險,因此容易引起大眾的疑慮、甚至恐慌。這時候,人類仍然依靠不斷探究真相的研究精神,將風險本身的根本因素詳加分析,才能夠對於「風險認知」、「風險辨識」、「風險溝通」、「風險治理」等面對不確定風險的因應機制,進行有效的預防和管控;否則就像2020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般,全球在完全無法「認知、辨識、溝通、治理」的困境下,即使似乎各國採取不得已的全面封鎖邊境措施、停止熱絡的經濟活動,仍然免不了付出寶貴生命的巨大犧牲。

再舉最近在台灣沸沸揚揚的「美豬瘦肉精」議題為例,大家在檯面上看到的是,執政黨和反對黨在國會殿堂激烈攻防,也召開一連串公聽會,但不同的專家學者各持一詞,似乎完全達不到共識。說起來,這正是本書亟欲處理的「食農問題」一環,雖然因為過去尚不存在這類「風險意識」,所以未及邀請權威學者彙整專業意見,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言、以及消費者的風險對策。不過,本書中由簡妤儒撰寫的《畜牧業的防疫困境》亦觸及到台灣養豬業面臨的國際競爭環境,而其他針對「全球化」、「商品鏈」如何影響台灣農業生產的論述,也很值得參考,尤其在政治和經濟的全球資本主義體制下,所謂「自由貿易談判」和「食農安全」的結構性衝突一再上演,更讓問題複雜化,必須在「風險治理」上不斷尋求動態平衡,方有可能兼顧到各種風險面向,造成嚴重的社會災難。

就此而言,我們深切盼望此書的出版,雖是先以電子書問世,卻能喚起讀者們對於台灣的「食農問題」有更深的認識和關心,共同建構安全環境,是為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主編序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林朝成

餐桌上的食物可以反映土地上的農作生產過程、食物加工與運送方式。於是,從產地和消費的過程,揭開隱藏在背後的農藥使用、水與能源的消耗,當這些食物變成廚餘垃圾時,其處理過程更需耗費資源並產生污染。近十多年,許多書籍、報導及影片都陸續將隱藏在食物背後不被消費大眾理解的系統揭露了出來,使我們清楚地看見食物通過什麼樣的工業化生產線從農場來到人們的餐桌上。拜這些被揭露的資訊在全球流通之賜,消費者漸漸認識到食物生產過程中有可能出現造假、摻入化學添加物或細菌感染等引發食安問題的環節,集約畜牧所引發的疫情,也時時敲醒警鐘,威脅著生命與生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世紀社會大眾開始體認到當代工業化的農作與食物生產系統對土地、水、生態系甚至空氣所造成的巨大卻總是被忽略的污染和傷害,近年有關「食農」、「食育」、「食安」、「有機農業」的議題全面受到民眾重視,國人對於農業的社會認知已逐漸翻轉,對於農產品安全與飲食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2016年,編者經鍾怡婷介紹,接觸到《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一書,認識到社會學觀點是協助分析食農問題的好工具,食農社會學可說是有用的知識,也是實踐導向的學問。該書嘗試以社會學觀點來分析當代食農系統與人類社會在發展上所面對的結構性困境,以集體性的視角來看待發生在個人與私領域的飲食消費等日常生活實踐,同時也結合其他學科領域觀點以綜合性地理解農業與食物的複雜發展歷程與影響。

《食農社會學》定義「食農社會學」是「針對食與農相關各種現象,用批判性角度持續探討歷史、文化、社會結構(社會架構與制度等)所造成的影響,以及這些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領域。」這個定義乃是依社會學想像的概念,以歷史、結構、文化、批判四種觀點的構面所作的說明。所謂「歷史性觀點」乃是探討歷史帶給食農社會怎樣的影響;「結構性觀點」解說社會結構與制度怎樣影響食物的分配、流通與消費;「文化性觀點」探索飲食文化等目前飲食相關習慣與定位對人類的影響;「批判性觀點」則提出和主流不同的其他飲食方法、另類食物網路或者不同典範的運作方式,用批判性角度掌握目前食農的現況和可能的發展。依此定義,食農社會學必然是從地方的角度出發,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中反身性地實踐。因此,要掌握台灣的食農問題和各項議題,也必須落實在台灣的社會、歷史脈絡中,方能有所得,成為有用的知識。所以,在編者組成翻譯群譯成《食農社會學》時,同時也在構思台灣食農社會學的篇章。一個從台灣的食農歷史、飲食文化和結構制度特性出發,以切合社會實踐的食農社會學。

2018年9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召開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彙整前期地方草根會議、焦點座談,及預備會議之各方建議,據以提出永續、安全、前瞻、幸福四大主軸之各項結論。全國農業會議之舉辦對於台灣農業新局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次會議結論也突顯了農業不只是農作技術本身,同時牽涉人與有限的地球資源、產地與消費者、人與環境健康等關係;換言之,農業就是社會與環境資源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團法人台灣在地文化創新與共學協會則於當年12月召開「挑戰與回應──全國農業會議迴響論壇」,於全國農業會議擴大社會討論之基礎下,進一步邀集相關學者專家,針對農業政策、有機農業、國土規劃、原民務農、食物主權、社會網絡、地方創生、新農運動、農村生活支持系統、韌性農業的支持體系以及都市農業的操作模式等台灣農業的社會、環境與政治面向,提出整體之觀點與探討,與全國農業會議之結論相互對話。

議程的安排仍以永續、安全、前瞻、幸福做為分組議題,貫穿其間的主軸則是:

一、農業的公共治理,中央與地方治理和農產業發展調控的平台。

二、作為當代農業發展主要的社會運動的回應與佈署,如生態農業、食農教育、良食運動、青農運動、農藝復興、糧食主權、農業轉型等的理念探討與實踐策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國土規劃與鄉村的空間定位,探討如何用國土計畫法的工具拉出鄉村發展的軸線,農業如何成為鄉村發展的基底,家庭農業為農業經營主體的關注,翻轉邊緣化的社會位置。

四、農業政策的再檢討與農業基本法的訂定目標,前瞻極端氣候下的韌性農業、產銷秩序與糧食安全。

這四大主軸,是本次會議對全國農業會議的迴響,經由多方意見的論述,論壇期望公民的聲音被聽見,達到公共論壇的功效。

本次會議邀集一群關注農業與食物的國內學者,嘗試以食農社會學和農業教育的觀點,反思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進一步描繪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與方法、政策的實施重點和行動的方案。會議中發表的論文便是構思中台灣食農社會學的雛型。會議後,編者擴大邀請食農領域的研究學者,經過幾次的討論,確立了撰寫專章論文的方向和議題內容,以共同完成書寫台灣食農社會學的願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定名為《食農×實農:屬於台灣人的食與農》,因台灣推動的食農教育不能缺少食農社會學的觀點和面向,而食農社會學的論題也有待食農教育加以關注,具體落實為行動學習。本書所刊載的九篇論文便是根據這個實踐導向,探討食農社會學的各種現象和食農議題在環境、技術、經濟、社會、教育、文化和地方等多面向內涵的構成和反身性的實踐。

由於本書的發想來自於日本學者所編著的《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編輯體例也有參考該書之處,因此,可以將本書視為該書的姐妹篇,一同參看,更能了解本書的論點和該書未曾觸及的議題。本書大部分的文章初稿乃從食農社會學的觀點回應「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的政策議題,因此,參看《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總結論》,可以明白本書論文的論題設定和行動的意圖。若有人將本書專章論文做為食農社會學或食農教育的基本教材,把本書當作從食物的角度解讀台灣當代社會的引導書籍,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了解食農運動的意義,這將是我們的盼望和喜悅。

【作者簡介】
林朝成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台南社大校長。譯有《佛教與生態學》(法鼓文化),於成功大學開授「農村社會與文化」、「里山里海方案規劃」等課程。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陳玠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驥懋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鄭力軒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簡妤儒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陳玉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張瑋琦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吳勁毅
慕尼黑工業大學 鄉村發展與土地管理博士,現任台灣城鄉發展學會理事長
徐肇尉
台灣大學地理系碩士 現任台灣城鄉發展學會研究員
李宜澤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