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隱谷路


  • 書名:隱谷路
  • 作者:羅伯特.科爾克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11/29
  • ISBN:9786263101227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蓋爾文家有十二個孩子,十個男孩,其中六個都患了思覺失調……

本書不僅立下報導文學的里程碑
也是一場對人類同理心極限的偉大探索

▌內容簡介 ▌

這是一個曾竭力掩蓋家人罹患思覺失調,窮盡一切可能、只願過上正常人生的家庭。
這也是一個醫界曾寄予深深期望、試圖從中找出引發思覺失調關鍵基因的瘋狂家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精神疾病的廣袤光譜中,思覺失調症是最難控制的一種。
蓋爾文一家有十二個孩子,十個男孩,其中六個都是思覺失調患者。

這一家人所承受的精神苦難延續了數十年,至今尚未結束,原因依然成謎。
然而,科學家從他們的基因中所獲得的驚人發現,成了他們留給後世最可貴的遺產。

◇◇◇◇◇
在二十世紀中的美國,萬事如新;住在隱谷路的蓋爾文夫婦膝下有十二個孩子,先生唐.蓋爾文上校是當地名人,太太咪咪亦不遑多讓。在咪咪對完美的憧憬與努力下,即使真實人生並不盡如人意,他們過得也看似體面。與上流社會往來酬酢、穿梭於衣香鬢影中,是蓋爾文家的尋常一景。然而,到了孩子接連步入青春期時,其中六個男孩卻逐漸逸出常軌,徵兆各有不同:

大兒子唐諾德的異常如山崩地裂。他毫無原因地虐殺貓咪、一頭衝入燃燒的熊熊營火、多次試圖以電線勒死自己,並深信自己是章魚的後代。
次子吉姆時常與唐諾德劇烈爭鬥,且同樣有嚴重暴力傾向。有時候,走在街上,吉姆會猛然拿自己的頭去撞牆;也有時候,他會突然跳入湖中,全身穿戴整齊。
四子布萊恩最為俊美,也是才華洋溢的音樂天才。沒有人發覺他在受苦。他把自己最深的恐懼鎖在心底,直到他犯下無可挽回的罪行。
馬修是一名陶藝家,他相信自己的心情可以控制天氣。當他不這麼想的時候,他就以為自己是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
喬瑟夫是生病的男孩中最溫和、病識感也最強的一個。他能聽到來自另一個時空的聲音,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從來無法擺脫。
彼得是家中最小的男孩。當他親眼看見父親中風倒地,過沒多久,他在學校發出了一連串無人理解的聲音,接著被緊急送入精神病院。多年來,他躁狂暴戾,拒絕一切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一一病發,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妄想、舉止怪異,間或夾帶暴力與自殘行為。他們被診斷為思覺失調、進了精神病院,從此一生在病院與家門之間的道路上來回往復。蓋爾文家恍若陷入地獄,整個家的地基朝著罹病的家庭成員歪斜傾圮,沒病的孩子也活在患病的陰影之下。有人遠走他鄉,有人死去;然而,母親咪咪從未離開,曾經飽受凌虐的小妹瑪麗也沒有。她曾受精神失常的哥哥們虐待欺凌,被她以為理所當然會愛她的家人遺棄,但她選擇留下。

◇◇◇◇◇
「……1908年,瑞士精神病學家尤金・布魯勒創造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這個術語(如今台灣已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因為它的拉丁字根『schizo』(撕裂)暗示了心智功能出現尖銳而猛烈的分裂。後來事實證明,選擇這個詞彙是不幸的錯誤。幾乎從那時起,流行文化便將思覺失調與人格分裂混為一談。但布魯勒試圖描述的是病人外在與內在世界的分裂、一種認知脫離現實的狀態。思覺失調指的是個人在意識之外築起圍牆,最初或許緩慢、難以察覺,但病情劇烈時,患者會與現實全然隔離,直到意識被圍牆完全包圍,再也接觸不到他人眼中的真實世界。」

╱╱╱╱╱
從一九八○年代起,蓋爾文家便成了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研究的第一批家庭。他們的基因被研究人員視為破解思覺失調的關鍵之鑰,為精神醫學界和心理治療界長久以來「先天VS後天」的爭論之外,帶來了一線希望。

不僅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包括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以及不只一家大型製藥公司都曾分析蓋爾文家的遺傳物質。和其他實驗的受試者一樣,他們的參與始終保持機密。藉由分析他們家的基因組成,並與一般大眾的基因樣本進行比對,蓋爾文一家為數十年來的遺傳研究提供了珍貴資訊。在將近四十年的研究之後,雖然進展緩慢,但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預測已出現了曙光,研究甚至以預防為目標向前邁進,持續至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蓋爾文家本身亦反映了精神醫學的演進史──他們經歷了精神醫療機構化和電擊療法的年代,也走過了心理療法與生物醫學療法之間對立的年代。咪咪.蓋爾文畢生都活在污名攻擊之下,以心理治療師佛洛姆賴克曼為首,社會文化精神分析一派創造了「精神分裂母親」一詞,將精神疾病歸咎於母親的不當教養。

羅伯特.科爾克採訪了蓋爾文家族的每一位在世成員(包括於2017年去世之前的咪咪),訪談對象亦包含了蓋爾文家的數十位朋友、鄰居、老師、治療師與照顧者、同事、親戚以及研究人員。沒有任何場景出自虛構,所有對話都由作者親身見證並記錄,或是採用已發表過的紀錄文字,以及當時可靠消息來源提供者的回憶作為撰稿基礎。除此之外,科爾克亦參考了蓋爾文兄弟和唐.蓋爾文的所有可用病歷;唐的海軍和空軍服役紀錄;咪咪和唐的個人信件;大妹瑪格麗特分別於2003年和2008年對咪咪進行的一系列簡短談話紀錄,以及瑪格麗特的私人日記。在柯爾克精湛的敘事下,《隱谷路》揭露的並不僅是一面黑暗而碎裂的家庭鏡像,或一份又一份的醫學研究報告;將兩者串連起來的,是一段「愛與病」在家人間深刻互動的過程,是關於如何在被世人認定一無是處的家人身上,重新發現人性,也是關於倖存者如何把碎片重新拼貼起來,與之共存。

作者簡介

羅伯特.科爾克Robert Kolker
美國記者,曾為《紐約雜誌》特約編輯、《彭博新聞》和《彭博商業周刊》的調查記者。他的前作《失蹤女孩》(Lost Girls)是2013年《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亦為當年的《出版人周刊》十大最佳書籍。科爾克的文章時常刊登在《紐約時報》雜誌,《連線》雜誌,《GQ》,《O》、《The Oprah Magazine》和《Men’s Journal》。他是美國國家雜誌獎的決賽入圍者,並曾在2011年獲得紐約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的哈里.弗蘭克.古根海姆傑出刑事司法報導獎(John Jay/H.F. Guggenheim Excell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Reporting Awards)。2004年,他曾在《紐約雜誌》上報導一篇關於公立學校貪污醜聞的故事,後來改編為好萊塢電影《壞教育》(Bad Education),由休.傑克曼主演。
2020年,新作《隱谷路:一部解開思覺失調遺傳祕辛、深入百年精神醫學核心爭議的家庭調查史》出版,隨即入選歐普拉選書,至今仍高踞亞馬遜暢銷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譯者簡介

黃佳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企管碩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但求無傷》、《敦克爾克大撤退》、《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合譯)、《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等。

審訂者簡介

張廷碩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