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植物學裡的生活家
每個生命,若追溯到最原初的感受,觸感必定是認識世界最直覺的方法。我們都曾經把皮膚當作未知之眼,去碰觸各式軟綿、粗硬、光滑、溫熱⋯⋯的材質,再一一建構出器物的長相和形象,直到熟悉它。因此,若說器物的材質關係著生命之初的養成,並不誇張;以原始植物加工的器物,保留著植物特有的材質,對觸感來說,正具有不同的表情。

以植物材料製成的器物,看似尋常,卻因僅能手工打造,擁有工廠大量製作所沒有的溫潤,也是文化記憶與情感之所繫。一個滿布灰白皂跡的澡盆,乘載著親情與一頁臺灣林業史;一張藺草蓆的背後,有著柔軟卻堅韌的母親身影;一束香蕉絲,則維繫著噶瑪蘭族的族群認同。在這個講究速度的時代,仍有一群職人與生活家們,以植物生長的節奏生活、傳承著早年時代的技藝,只因他們深知萬物有時,技藝與情感都需要時間。

■PART I 手藝家的草木之道
20幹 × 塑型|檜木 李老居
26莖 × 編織|藺草 劉彩雲
32莖 × 編織|苧麻 阿布斯
38莖 × 編織|香蕉 嚴玉英
44葉 × 編織|鳳梨 許玓維
50果 × 染色|柿子 田春蘭

■PART II生活家的好物名單
56臺北 × Campobag團隊|小麥
60台南 × 有時甘杯|黃小蒨
64花蓮 × O’rip生活旅人|黃啟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