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遠見雜誌 9月號 / 2016年 第363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全球陷入悶經濟,如何逆勢突圍?企業創新的契機,就在生活風格提案。什麼是「生活風格提案」?長期鑽研消費文化的學者指出,經營者必須透過產品或服務,讓人產生共鳴,也就是教導消費者,過更有質感的生活。而當人們開始希望從生活中,找尋單純與美好,不只賣產品,還能創造生活風格的企業,就掌握了無可取代的商機。《遠見》團隊遠赴日本,採訪四家用生活風格提案致勝的經典教材。高級露營品牌snow peak及體脂計大廠TANITA,貢獻老店創新的祕訣;全日本眼鏡銷售量第一的JINS、台灣人熟知的時尚書店及家電賣場「蔦屋」,如何將品牌融入美學,成為生活風格的提案家?向日本四大人氣品牌學風格,你也能打敗不景氣!
翻開近來日本各大財經新聞雜誌,幾乎所有企業都把心神花在迎戰不景氣。
有趣的是,幾個逆境突圍的企業接受採訪時,都不約而同地回答,「我們賣給顧客的不只是商品,而是生活風格提案。」
最為人推崇的,莫過於被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的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
生活風格提案
教你過更有質感的生活
這家以書店為主軸的複合式商場,當初就是希望創造一個符合現代人期待的生活空間。捨棄坊間書店以藏書內容做為決戰關鍵的思惟,鋪了木質地板、種上綠色植物、打亮舒適燈光,也擺放沙發、藝術品,客人走進來,可以沒有時限,自由地閱讀。
「不像是來逛書店的感覺,反而像是來玩的,有一種很期待的興奮感,」一位消費者說,本來只想逛一下,最後不知不覺耗上一整天。
蔦屋靠著生活風格提案,重塑日本書店形象,也讓不少日本企業仿效。
對日本長期深入了解的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全聯實業總裁徐重仁觀察,現階段企業創新的唯一契機,就是生活風格提案。
「顧客的需求會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所改變,」徐重仁以日本零售業分析,1950年代是戰後經濟重整期,消費者迫切需要買到日常所需商品;1980年代是零售業起飛期,業者必須提供可以選擇商品的據點;來到產品爆炸與資訊平台氾濫的2010年代,企業則必須具備創造新生活型態的創造力。
什麼是「生活風格提案」?長期鑽研消費文化的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指出,經營者必須透過產品或服務,讓人產生共鳴,簡而言之,就是教消費者,能過上更有質感的生活。
說也奇怪,每個人每天都在過生活,為什麼要人教?原因很簡單,過生活不難,但找到自己的生活風格,可就必須耗費不少時日和工夫。
借鏡日本經驗
用「風格」打敗不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