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遠見雜誌 12月號 / 2016年 第366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的熟年進行式
長久以來,當社會討論高齡化時,不是聚焦出生率下降,就是集中在老人福利。直至近年,一群同時面對上、下兩代「夾殺」的三明治世代,他們的困境浮上檯面,才有人注意到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這群40到64歲的中年人共872萬人,等於每2.5人中就有一個中年人。據調查,中年人通常是最不快樂的一群,事業、健康、財富、家庭……問題接踵而來。但所幸,他們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教育程度的一代,他們用「熟年」概念替代「老」,早已進入「熟年進行式」,從年輕就積極準備邁向第三人生。《遠見》盤點中年常見危機,並專訪走過低潮再出發的過來人,借著他們的人生經驗,你也可以安度中年,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當社會關注青年失業、低薪,當政府社會福利給了銀髮族,鮮少有人注意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
他們是40到64歲間的中年人,總數872萬,已占台灣總人口的38%。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未來?
「不該這樣,我吃了半年安眠藥,為什麼還會半夜驚醒?」47歲的美美(化名)帶著不解語氣問精神科醫師。美美本來是業務員。十年前,為了照顧罹患舌癌的婆婆,辭去工作,開始進出醫院的日子。本以為婆婆病情穩定了,就能返回職場,豈知婆婆潛藏躁鬱症,晚上總是不睡覺,擾亂家人作息,幾乎天天大聲罵人,弄得全家氣氛緊張。
偏偏此時,念國中的孩子又出現拒學症,被老師視為頭痛人物,只要傳LINE過來,美美就得跑學校。正處中年的她,只為家人忙碌,情緒幾乎崩潰,她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近來更不敢參加同學會,開始焦慮、失眠、暈眩,只好跟著孩子一起看精神科。 40~64歲新中年人
超鬱卒的三明治世代
美美是目前必須照顧長輩與下一代的台灣中年世代的縮影。根據主計總處今年發布的「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此刻45~64歲的台灣中年人,是主觀幸福感最差的一群,低於青年和老年人,是台灣U型幸福指數的谷底。
這樣的發現不只在台灣,國際間也有類似結果。不少國內外專家均認為,人生當中,中年是最不快樂的階段。 2008年,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奧斯瓦德(Andrew Oswald)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率先提出U型理論。他們調查80個國家、200多萬人的幸福感,發現有72個國家的幸福感起伏,都呈現U型。其中,情緒低潮期是40~50歲的中年,青少年和老年期則最快樂。
此後,各地相關研究也有類似發現。2011年,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對英國、瑞士及德國進行調查,發現40、50幾歲的中年人最鬱卒,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今年,奧斯瓦德再對歐洲27國調查,進一步指出,45~55歲的中年人是抗憂鬱劑的服用大宗,服用量是25歲以下、65歲以上的兩倍,與其他年齡層相比,呈現倒U型。其中,快50歲的人用量最多,尤其是離婚、分居、失業、教育差的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