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03月號 / 2019年 第393期
- 書名:遠見雜誌 03月號 / 2019年 第393期
- 作者:遠見編輯部
- 出版社: 遠見雜誌
- 出版日期:2019/02/28
- ISBN:
你真的認識90後嗎?
文╱楊瑪利
不久前《遠見》編輯部開會,討論本期封面90後世代,為何經常被貼上厭世代、魯蛇世代、佛系青年等標籤時,一位年輕記者分享了以下觀察:
他兩年前到職,當時《遠見》辦公室附近就有一家麵包店,但過去兩年來,同一個店面已三度轉手。每次轉手,都還是麵包店。
第一家是傳統台式,琳瑯滿目的麵包搭配平實裝潢,生意還不錯,我的同事尤其愛吃夾著肉鬆和蔥花的香草蛋糕。但不知道為何,這家麵包店在2018年突然就關門了。由另一家接手。
新店東把店面從前一家的溫馨暖色調,變成冷冽而前衛的裝潢,麵包訴求養生、健康,但尺寸通常做得很大,切開分食時,水份常已乾掉。明顯生意不好。沒過多久,店門口就張貼告示,「本店將西進大陸發展。」
接下來由目前店家接手,店面和販售的麵包,改走日式風,這家生意明顯比前兩家好,每到下班時間,架上小巧玲瓏的菠蘿、紅豆麵包、瑪德蓮即被掃光。晚上快關門時,架上常只剩零星麵包而已。
同事顯然很愛吃麵包,經常光顧。他比較,最新的這家麵包店,麵包偏小、價位還是三家中最高的,但人潮也最多。他出於好奇還一度追蹤前往大陸開店的那家麵包店發展如何,卻看到大陸點評網上的評論只有零星幾則,人氣猶待發酵。顯然還沒有發展得很好。對照這幾家麵包店的發展大不同,「我想說的是,西進不如上進!」同事下了這樣的結論。
聽完他說這一串故事,我很感動,馬上回他:「給你按個讚。」這一席話不只展現他的觀察力,也顛覆了時下許多人對於年輕世代的刻板印象:只會抱怨低薪、抱怨沒機會、害怕吃苦、只想小確幸等。至少我的同事,態度是正確的。他相信,機會與舞台是要靠自己創造的。每個世代都一樣。
90後崛起 「務實」改變大環境
本期《遠見》進行台灣青壯世代大調查,發現90後年紀最大的已29歲,工作的人數已不少,而他們比我們想像的更務實、更認真。
我們訪問1994年生的陳憲修,才24歲,就已是富邦人壽最年輕的處經理,管50人的通訊處;27歲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幕僚,外號「國民學姐」的黃瀞瑩,絕對不只是靠漂亮臉孔,而是每天持續閱讀進修才有今天;草東沒有派對是90後的樂團,他們唱歌的理想是希望讓大環境更好。90後人口逼近400萬,是社會重要的新生力軍。到底這是一個怎樣的世代?本期封面故事完整告訴你(頁130)。
本期還有二位人物專訪,讓我特別感動。一個是誠品董事長吳旻潔,2017年她的父親、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因心臟舊疾復發過世。隔天她就接下董事長,至今20個月,帶領誠品持續成長。雖面臨父親、哥哥皆因病驟逝,吳旻潔心中仍充滿感恩。在今年3月誠品創辦30週年之際,吳清友的傳記《之間》也在2月底上市,吳旻潔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暢談她一路以來的心情(頁50)。
本期也報導新竹巨城董事長李靜芳,十年間把巨城從廢墟變黃金的經營之道。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她曾用心幫忙父母栽培一對弟妹,不幸,妹妹因車禍過世,弟弟因癌症去世,讓她痛心不已。但這些傷痛卻沒有擊垮她,她依舊樂觀開朗,專業熱情面對人生,成為典範(頁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