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辦一桌大唐饗宴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唐朝開啟中國洋食文化
從一日三餐、朱門庖廚、自來酒會窺看盛世歷史

★崇尚胡人文化的太子李承乾,熱愛突厥宴會品嚐西域飲食
★宋之問以「雞舌香」掩口臭,扭轉武則天對他的第一印象
★唐中宗的頂級燒尾宴,名列中國古代五大豪奢名宴
★太宗時代舉辦自來酒會,只有權貴才得飲葡萄佳釀
★開元時期的蔬菜茶湯,進化成為清香的陸羽選茶?

讀史品鑑,與李白、杜甫共嚐中西合併美味!

本書從美食的角度,介紹一個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朝代。從廢太子李承乾的突厥宴會講到後宮茶會;從侍奉武則天的宋之問使用「雞舌香」遮掩口臭講到楊貴妃使用的香水;從唐中宗的頂級燒尾宴講到康玄宗落魄時吃的麥飯。無物不吃、好奇尚異、豪邁不群也是唐人的一種人生姿態。同時也以飲食管窺唐人的生活方式與唐代的社會歷史。筆者文必出注,所引古文皆有案可稽。文筆典雅流暢,敘事中夾雜自己的尋味體驗,娓娓道來,頗有意趣。讀者消遣閱讀的同時,能為唐代飲食的愛好者提供一些擴展閱讀的文獻門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嘴刁的高官候門,挑剔食材也精研烹飪方式

唐人在飲食方面豪舉頻現:一份標準規格的古樓子至少需耗費一斤羊肉,今日肉夾饃與之相比頓覺寒磣非常;渾羊歿忽這道肴饌,他們只吃羊腹中的童子鵝,至於充當烤爐用的那只烤全羊,則一把被擲出了窗外;燒尾宴上的素蒸音聲部,清蒸七十名麵粉捏制的女藝人;還有一道升平炙,涼拌三百多條羊舌與鹿舌……此外,他們還有諸多在今人看來頗為奇異的飲食習慣。比如在茶水裡面加入胡椒、薑、桂皮等烹煮葷腥所用的調料。再如,於日常飲食中,米飯、粥、魚類、蔬果等食物皆調入牛羊奶佐味。
 

三餐制、同桌合食,飲食革命,從唐朝開始!

隋唐五代至兩宋是飲食文化史上的鉅變時代,其中以坐具與坐姿的轉變為標誌。當時人們在就餐時往往會採用跪坐、盤腿坐,以及垂腿坐。跪坐是古人最基本、最合乎社會禮儀的一種坐姿。盤腿坐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傳統坐姿,這大概與他們割肉而食的生活習性相適應。後來因為家具改變而出現垂腿坐新坐姿,也因此改變唐人飲食型態由分食制轉變為會食制或合食制。
宮外的菜式包括異域的宴飲形式對皇宮的影響也極深,胡地尤甚。胡風勁吹之下,唐人不僅在宴飲習俗上受其影響,其風潮亦波及至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胡妝、胡服、胡靴、胡床、胡舞、胡樂、胡琴、胡語、胡駒……不勝枚舉。在古代,凡來自外國的貨品,都冠以一個「胡」字或「番」字,以示區別於中原物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誰是最愛請客的皇帝、最捨得花錢在飲食上的公主

根據兩《唐書》的「賜宴情況表」。其中宴飲次數以武則天最多,這與女皇的政治生涯休慼相關。一則能窺視朝中官員的不臣之心,二則能籠絡人心。唐玄宗的御賜中,大酺頻率僅次於祖母武則天,必定與當時的國家財富及其寵幸臣下的政治作風密切關聯。唐代後期帝王賜宴機率較低,相對來說,文宗宴請官員頻度較高,可能與唐末的政治局勢有關相干。甘露之變,文宗誅滅宦官勢力以失敗告終,大唐社稷將傾,文宗迴天無力,就只有縱情於宴集酣飲以灰身泯智。有人說,盛唐轉入中晚唐,一切都往下墜跌:唯有宴飲,不減盛唐時的歡快與熱烈。
另外,同昌公主之奢侈獨步帝王家,堪稱古今天下第一。如此,僅僅是緣於公主的尊貴身份身分嗎?未必盡然。據傳,同昌公主自出娘孃胎後一直不曾開口說話。一天,她驀地對父親說了兩個字:「得活。」當時的李漼在政治上頗不遂心,但不久之後,恭迎他即位的儀仗卻從天而降。因此,公主被李漼視為福星,其後更是寵溺無邊。
 

美味時代,如何培育出茶聖與酒仙

葡萄酒在中國的盛行始於唐太宗;國人全民飲茶習慣濫觴於開元年間。至於今天酒桌上習以為常的高濃度烈性白酒,唐人則是聞所未聞。唐代尚未出現蒸餾技術,酒精度偏低,所以這些酒並非我們想象中那般濃醇辛辣。酒仙李白假如有機會與現代人拼酒豪飲,或許不少酒徒都能輕而易舉灌倒他。可以說,彼時的牛飲考驗的是胃容量,並非肝功能。
陸羽以撰寫《茶經》而名揚四海,對中國乃至世界茶道的發展功若丘山,被人們尊為「茶聖」,祀為「茶神」。唐代飲茶之風的盛行成就了一批職業茶師,他們受雇於達官顯貴之家,其佼佼者被人喚為「乳妖」。茶鋪則是茶葉普及的另一產物,正式形成於唐代,原多在長安的居住區內,到了唐末,甚至鄉野之間也可覓其蹤影。唐代茶文化的大行其道,使茶葉取代了六禮中獨挑大樑的大雁的角色,甚至衍伸出女性忠貞不渝以及繁衍子孫的意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張金貞
復旦大學歷史學碩士,唐代飲食文化研究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