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12種場合,57種狀況,掌握訣竅讓你在職場無往不利
- 書名: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12種場合,57種狀況,掌握訣竅讓你在職場無往不利
- 作者:裘凱宇|楊嘉玲
- 出版社: 本事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5/16
- ISBN:9789579121323
第一次見面、向老闆呈報、跨部門協調、跟廠商提案……
職場上到處是令人緊張焦慮的情境與對象,
有時候你明明預先想了很多話題,甚至準備好精采的內容,
但到了現場卻發現,原本想好的內容根本無法好好說出來。
或者有時候你說了很多,卻發現同事或老闆表現得毫無興趣。
問題出在哪裡?有沒有可能我們對於表達與回應始終存在錯誤觀念?
★迷思一:以為「表達與回應就是滔滔不絕」
真相:表達重要的不是在說話的內容,而是傳遞一種「感覺」,口才好不見得能打動人。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喜歡第一次見面就滔滔不絕的人,那麼,為什麼要要求自己成為那種人?
★迷思二:以為「只要將話說清楚,別人就會懂」
真相:表達時,對方「看到的是你的全部」,不只是你「嘴巴」告訴他的部分。
很多書都教我們話要怎麼說,卻沒有提到身上其他的部分該如何搭配,才能清楚傳遞你的訊息。
★迷思三:以為「與人為善,不能表達負面情緒」
真相:真正的表達是,即使說出真實但負面的情緒,但對方卻能接收到你的善意,持續維持溝通的可能。
表達之所以讓人痛苦,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表達就是話術,
事實上,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身體已經早先一步透露了我們的意向,
同樣的,對方還沒說話,你也已經從他的肢體動作形成判斷:
有些人還沒開口,你就覺得他「看起來」很親切?
有些人迎面走來,你覺得他「感覺」很跩很討厭?
有些人說話「聽起來」很誠懇,但你就是覺得這個人不可信任!
這「看起來」「感覺」「聽起來」是怎麼來的?
其實,表達早在我們開口說第一句話前就開始了! 我們來看看以下實境:
情境一:「出席廠商餐會,有新朋友找你講話」
NG:手插口袋,緊抓包包,翹腳,雙手抱胸,摸頭髮或頸鍊。(這幾種動作都顯示緊張與不安)
OK:將身體正朝著對方,適時加上「偏頭注視」。(人的身體會朝著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情境二:部門會議
NG:雙手放在扶手上,或桌子底下,身體偏離會議桌。(表示心裡另有想法)
OK:將雙手放在桌上,視線和主持人適當接觸。(顯得專注投入)
職場中滿是讓人緊張的溝通狀況:向老闆呈報、跨部門協調、對客戶提案……,
本書濃縮上班族職場上最常發生的壓力情境,分別需面對的溝通對象與應對之道。
作者以心理學和行為學專業背景出發,將身體語言落實在現實台灣職場中。
讀完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在開口之前,善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並且讀懂別人的身體語言。
名人推薦
李四端(名主持人)
馬克(圖文作家)
劉必榮(談判權威、政治系教授)
謝文憲(兩岸知名企管講師)
丁菱娟(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周志建(故事療癒作家、資深心理師)
◆◆齊聲推薦◆◆
作者簡介
裘凱宇
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NGH諮詢催眠師認證
楊嘉玲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國家認證諮商心理師
兩人是默契絕佳的事業夥伴,也是相互扶持的生命伴侶。
共同經營〈啟點文化〉,因為相信心理工作者能帶給世界最好的禮物,就是扮演好橋梁,將書本上 2D 的知識,具體化成 3D 的經驗,讓人們更容易理解並帶回生活,運用在各種真實人際情境中,解決自身的議題。因此,致力將心理學深奧龐雜的知識,轉譯成一般人都能理解的語言和方法。
兩人結合在心理治療和實務工作的深刻體會,透過系統性的公開課程,幫助社會大眾,無論在一般人際情境、高壓力與高難度的溝通情境、或是個人自我覺察與呈現,得到兼具實務性與啟發性的成長。
公開授課至今,對象涵括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設計創意人、經理人、企業主與企業接班人等。並以獨特的個人教練形式,為心理專業開創不同的服務模式。
書籍著作: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2017),本事出版
《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2016),本事出版
《衝突對話,你準備好了嗎?》(2015),本事出版
《這樣做,跟任何人都能溝通》(2013),本事文化
《啟動改變力》(2012),馥林文化
桌遊設計
《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2017)
影音(DVD)
《溝通,和你想得不一樣:掌握溝通的真正關鍵》(2015),清涼音。
《這樣「做」,輕鬆贏得溝通好感覺》(2015),清涼音。
想要了解更多〈啟點文化〉:www.koo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