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榮獲2021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貿易戰的問題根源不是地緣政治,也絕非國家體制之爭
各國內部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才是加劇各國貿易失衡的病灶!

貿易戰常被認為是國與國之間無法避免的衝突,必須爭奪你死我活,因為各國的國家利益必定無法調節。然而,本書兩位作者挑戰主流國際貿易的論點,直指「貿易戰」背後掩蓋著過去三十年來日益不平等的階級戰——貿易衝突其實是各個國家內部政治決策所產生的非預期後果,被犧牲的往往是各地的一般勞工與退休者,富豪與權貴階級則因此受惠。本書除了提供重要觀點,以供了解方興未艾的全球貿易戰,也為美國與其它貿易順差國提供改善建言。

本書顛覆一般人的認知,作者直指「國家舉債」與「貿易赤字」並非問題,重點在於投機的無用投資與「不健康的貿易失衡」,在在加劇了全球各地的階級不平等:

• 在中國,由於信用氾濫導致過度投資,大而無當的投資建設在各地拔地而起,將民眾的財富移轉給大型製造商、開發商以及省級與地方政府。然而遭遇金融危機或發展瓶頸時,中國政府雖必須維持政權,卻不願執行合理的財富再分配政策,反而試圖透過貿易順差與金融外流,將中國經濟模型的成本轉嫁給世界其他經濟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在德國,經由幫高薪資所得者減稅、過低的遺產稅,以及縮減社會津貼等政策,國民所得從勞工手中被轉移給資本所有權人,造成德國民眾的購買力轉移到權貴家庭和他們控制的企業,因此無力吸收國內生產的所有商品與勞務。而二〇〇八年後,沉溺於追求零財政赤字(黑零)的德國政府,更是大幅削減基礎公共建設與社會福利。

• 在美國,美元的優勢,意味著美國人吸收來自世界各地多數的超額資本流入與超額製造品,也造成了房市債務泡沫與工廠外移。這些結果不合理地由一般美國大眾所吸收,且因許多美國權貴階級受惠於此,讓整個體系更加穩固。

美國長期以來承受的貿易逆差,造成一般美國大眾確實承擔了許多的經濟苦果與社會問題。然而這並非因為生活在貿易順差國中的德國人和中國人特別邪惡,一個國家不是非得透過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才能實現繁榮。追根究柢,這些問題導因於美國金融家和中國、德國工業家的利益相得益彰,透過國家政策與權貴階級的共謀,一般民眾的所得被大規模移轉到富豪以及他們控制的企業手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休戚與共的世界,這已是老生常談。但書中提到加速且升級的全球貿易活動與金融體系,將世界上幾乎每一個人聯繫在一起,而各國內部愈來愈嚴重的不平等,在加乘作用下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衝突,仍然是現在進行式。這些問題時至今日讓你我感同身受,同時也依舊令人怵目驚心,包括某國高到令人無力負荷的房價、債務危機、失業問題與污染,經常可循線探究到另一個國家——中國政府迫害工會發起人,並提供廉價的銀行貸款給房地產開發商,導致遠在天邊的美國製造業勞工失去工作;德國企業為因應德國政府縮減福利支出而削減工資的決策,卻使得西班牙發生房市泡沫……放眼世界各地,一般平民百姓的購買力都因此遭到剝奪。但人們卻在本國至上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的哄騙下,錯將問題源頭導向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必定會相互牴觸,而非追究各國內部不同經濟階級之間的衝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更大的歷史格局來看,我們必須有所警覺:現今一切均顯示一九三〇年代的歷史有重演之虞——當時國際經濟與金融秩序的瓦解,撼動民主的根基,更助長致命的民族主義,結果迎來了戰爭、革命與種族滅絕。為此,我們必須辨識問題根源,及時針對病灶對症下藥,才有可能避免重蹈人類社會的覆轍。

「(本書)結合政治與經濟分析,同時敏銳地切入歷史,強調犧牲勞工而優惠富人的國內政策,不但是國內紛爭的根源,更使國際衝突不斷。」
(二〇二一年蓋爾伯獎獲獎評語)

■ 獲獎推薦 ———————————————-
★ 榮獲2021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 入圍2020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最佳商業書籍
★《策略+商業》(Strategy + Business)最佳商業書
★ 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亞當‧圖澤(Adam Tooze)等重要經濟學者一致推薦

■ 必讀原因 ———————————————-
★ 清楚概述貿易的整體基礎理論、根本性變化以及與跨國金融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 爬梳美、中、德三國財政政策的歷史,發掘國際貿易失衡的關鍵!
★ 以更大的視野綜觀國際貿易局勢,才能啟發了解自身在國際貿易的位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馬修‧克蘭恩Matthew C. Klein
《巴倫周刊》(Barron’s)經濟評論員。文章常發表於《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彭博觀點》(Bloomberg View)、《經濟學人》(Economist)。成為記者前,曾任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助理、橋水基金(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投資助理。耶魯大學歷史系畢業,研究主題為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之間的連結。芝加哥出身,現居舊金山。twitter @MCKlein

麥可‧佩提斯Michael Pettis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關注主題包含世界經濟、貿易與中國,另有其他三本相關論著。twitter @michaelxpettis

譯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儀
目前為專業投資公司高階主管,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實務經驗豐富。譯作有《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大債危機》、《物聯網革命》、《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中文新譯版)、《大查帳》與《不公不義的勝利》等,譯著甚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