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萬事問培根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便是出自於法蘭西斯.培根。在他之前的時代,知識掌握在教會手中,科學研究者只重視概念的演繹與分析,但培根認為,真理透過觀察才能獲得,於是鼓吹學者要盡力收集各種知識,透過實驗印證,才能歸納出科學定理。此外,他也大力抨擊各種阻礙知識發展的偏見,如種族歧視、個人成見、人云亦云以及盲目崇拜權威。

除了科學上的貢獻之外,培根也是入世的政治工作者。劍橋大學畢業後,他前後擔任外交官、議員、最後獲聘為大法官。雖然最後因為政治醜聞而下臺,但他的智慧的確是在真實的生命中淬煉而來,而化成這一本《萬事問培根》。

在書中,他不只是空談道理與說教,而是不時穿插希臘、羅馬等歷史典故以及絕妙的文句,讓讀者加深印象,並增加閱讀的樂趣。舉例來說:

〈論死亡〉:「塞內加說,比死亡本身,跟死亡有關的周邊事物更令人害怕。」
〈論嫉妒〉:「一無所長的人總是嫉妒別人的長處。」
〈論愛情〉:「特洛伊王子選擇了最美的女人海倫,而放棄智慧與權力。」
〈論行善〉:「義大利人總是說,善良過頭的人就不是好人。」
〈論友誼〉:「沒有朋友可以敞開心扉,就像吃掉自己心臟的食人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共五十九篇,涵蓋的範圍從人生議題、個性品德到生活觀察都有,有些雖然是培根的官場生涯心得,但應用在職場上卻十分貼切。正如他的科學成就一樣,其人生智慧也閃爍著永恆的光芒。培根所生活的年代,英國面臨宗教分裂的危機、歐洲也陷入三十年戰爭,他所得到的洞見,對於不安焦慮的現代人來說,想必具有安慰和啟發的效果。

作者簡介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國哲學家暨科學家,他自詡為「科學界的哥倫布」,要做知識的開拓者。在他之前,科學家只重視推論與概念,但他認為歸納、觀察與實驗才是建立知識的方法。此外,還要破除偏見、權威與文化所造成的障礙。這些劃時代的理論,啟發了哲學上的經驗主義,也奠定了今日科學的基本精神與架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培根從小生長於書香世家,於劍橋三一學院畢業後,官途順遂,一路當到英國的大法官,但因為接受贈禮被政敵攻擊,於是終身不得擔任公職。此後他閉門著書,本本都是影響後世的經典名著,包括《學術的進展》、《新工具論》、《論人生的知識》等。

譯者簡介

談瀛洲

本名談崢,譯者、學者、作家。現任上海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莎士比亞和文藝復興、王爾德和唯美主義。譯作《夜鶯與玫瑰》、《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著有《人間花事》、《莎評簡史》,《語言本源的守衛者》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