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的靈魂
以惜物愛物的綠色審美角度,
切入人類學、物質文化的世界,
牽引出人和物件的互動。
人類學家從被時間淘選打磨的舊物談起,
深入城市、社會、文化,而核心是個人生命與家族的小史,
這一切變成閃耀有光澤的永恆,化作寬闊包容人的存在。
吳卡密(舊香居店主)、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作家)、唐青(唐青古物商行創辦人)、涂豐恩(故事 StoryStudio 創辦人)、莊祖宜(飲食作家)、葉家宏(鳥飛古物店主理人)、謝金魚(歷史作家)
——深入靈魂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
郭婷:「人的存在是時間性的。正因如此,關乎未來的永續生活與關乎過去的舊貨發生了關係。」
——摘錄自序〈時間與存在〉
兼容人類學與宗教學專業的作者,以纖細感性的人文筆觸注入喜好、考據、傳說與獨特視角,將各種平日不曾注意過的舊物件,如戒指、瓷器、古著、舊書,或習以為常的紅茶,透過一段故事、場景或宛若精品介紹寫得引人入勝,讀之彷若傳奇;也似看了考究的歷史人文篇章;而翻開下一篇章又似闖入古典影集中的宴會現場。
許多時刻,我們對舊物的珍惜喜愛,並不是執著物質擁有本身,而是對製造者的感激,對「擁有」的鄭重與珍重之心,以及透過人與舊物的關聯所生成的更廣闊的存在和時間,從而超越物品本身,對人和歷史的產生理解及同情。
本書分作五輯,從慈善店概論談起,一路從衣物、飾件、瓷器與二手書店,再談論如何在日常中珍愛舊物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表層的愛物惜物,逐漸走入對物件深層的理解,透過這本書你會了解物件不只是物件,亦是生命情感與歷史的微小卻雋永的延續。
/
=精選段落=
〈歲月賦予的生命厚度〉
在英國剛接觸到慈善店時,驚嘆它們的格調和管理:大部分慈善店都像設計精品店(boutique),布置得雅潔、有趣又有心。無論是全國聯網的連鎖店還是私人經營的小店,都有以下分類:女式裙裝,晚宴裝,毛衣,帽子,飾品;男士襯衣,西裝,大衣,配飾;家具,瓷器;而且幾乎每家都有大量書籍和唱片,店内也悠悠的播著披頭四(The Beetles)的復古搖滾,切特‧貝克(Chet Baker)的爵士樂或BBC古典樂電臺。許多慈善店的工作人員也都擅長復古打扮,每次都好像是去了設計師發布會。來慈善店流連,比逛普通商店更多一份趣味和享受。
〈藏在古董店戒指的永恆〉
現代左手無名指戴上結婚戒指的習俗,據説來源於古羅馬傳統,認爲左手無名指具有特別意義,連著一根通向心臟的靜脈,即古羅馬人所說的愛之靜脈(vena amoris)。這個觀念在十七世紀時由英國著名律師亨利‧斯溫伯恩(Henry Swinburne)在其作品《論配偶或婚姻協議》(A Treatise of Spousals, or Matrimonial Contracts)中發揚光大,也加強了戒指的文化意義。
〈古董瓷器中光陰的痕跡〉
骨瓷的保存也是如此吧。這些不合現代生活節奏的奢侈品,不可放進微波爐及烤箱做偷懶菜,也不可用洗碗機清洗,甚至不適宜用強力清潔劑。每次使用後必須親手用溫水和小蘇打小心洗滌,再用軟布擦乾。骨瓷的價值不但在於工藝,更在於漫長歲月中謹慎的承擔;無數次千鈞一髮,無數次及時挽回。古董之美,在於痕跡,在於完美之下的殘缺:即便物件本身看似完美,但那完美是基於對殘缺的努力規避而成,因此弔詭的是從意識上殘缺已經形成。
〈九龍的Bleak House Books清明堂〉
說起香港的書店,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鬧市樓上那些狹小擁擠的空間。的確,香港並不是一個以書店著名的地方……其中清明堂更特別,是二手英文書店……清明堂所在的九龍鑽石山站,近年因為佛寺志蓮淨苑而出名。而這個區域的舊工業區新蒲崗本身也頗有歷史。它曾經是香港舊機場,啟德機場跑道所在區,在六十年代時是風生水起的工業地帶。
作者簡介
郭婷
上海成長、英國求學,研究宗教與政治、文化、性別的關係。相信審美有改變結構的力量,致力推廣慈善店和舊物upcycle。曾浪跡歐美亞,2021年9月開始再赴北美,任多倫多大學語言研究系助理教授。
IG: @tingmicro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