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自尋煩惱?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法蘭岑談及「影像」(電視畫面、網路)全面攻佔人們接收世界訊息、與社會互動,甚至了解自己的管道(過去最主要的工具是小說),如何令他既困惑又憂心。不只因為他以寫小說維生,他自己也一度變成癱在電視前的馬鈴薯,第三本小說《修正》因而難產。在那段時間裡,他提不起勁寫作、打不起精神閱讀,注意力被視覺畫面綁架,純文字不再能引起他觸碰的動力。

失去文字的生活讓人失去與自己對話的能力。沙發上的馬鈴薯不斷接收著過眼雲煙似的資訊,卻益發自覺空洞。於是他失去讀者身份的痛苦和憂心失去作者身份的痛苦交熾,他開始吶喊、憤怒,他哀嘆,卻也知道暢銷書作家不能哀嘆文化已死。最後,他從眾多掙扎中看到自己的路,也打開讀者思維的迷霧。

21世紀的今天,法蘭岑的問題更尖銳,TWITTER、臉書或者網路自費出版都讓他驚覺文化未來黯淡無明。全球化的演變,我們也不禁想到台灣社會:what’s wrong with the modern world?

我們想知道,藉著這本書這位作者,不同閱讀世代的人也許可以一起凝視這個問題:我們要怎麼獨處嗎?我們要怎麼看到自己文化中哪些是岌岌可危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簡介

強納森‧法蘭岑(Johnathan Franzen)

1959年生,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1996年,37歲、已經出版過兩本小說的法蘭岑在《哈潑》(Harper’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偶然作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的隨筆,表達其對文學現況的惋惜,引起眾多矚目。他的第三部小說《修正》(2001)出版後好評如潮,法蘭岑憑此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及2002年美國普利茲獎提名。2010年8月底出版第四本小說《自由》,登上《時代》(Time)雜誌封面,被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在聖路易度過童年,1981年從斯沃思莫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畢業,主修德文。1979-1980年,通過韋恩州立大學設立的「去慕尼克讀大三」合作項目,曾到德國留學。1981-1982年,獲歐布萊特獎學金在柏林自由大學學習,因此會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創作第一部小說期間,曾在哈佛大學地震實驗室打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獨居時代》等非文學書籍,以及《應該相信誰》、《浮生》、《靈魂的代價》等小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