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總統俱樂部(上下冊合一)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我愛我的國家勝於政治
──喬治.W.布希

 

選前咬牙切齒,選後相互提攜。從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父子,一直到柯林頓及歐巴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2任美國總統,無論當選前有任何利益、情感、意識形態的衝突,在他們入主白宮著手政治日常之後,都將學會體恤、尊敬他的前任。因為,作為美國總統,只有你的前任真正瞭解你的處境。而每一位前總統,出於理解與尊重、為了國家的未來與尊嚴,都將選擇助其繼任者一臂之力。於是,在1953年艾森豪就職那天,杜魯門與胡佛建立了一個前總統俱樂部……

凡能入主白宮成為橢圓形辦公室主人者,無不帶著戰無不勝的驕傲,肩負著帶領國家開創新局的自信。但事實上,白宮的主人既孤單又無助。龐大的官僚與明爭暗鬥的官場角力癱瘓了他們的夢想與意志。過去他對前任的批評如今成了眾人對他的批評,過去他厭惡的政策如今他奉行不渝。終於,由競爭而互助、由仇視而敬愛,由唇齒相譏而真誠感謝。他們選擇放下黨派之爭與私人恩怨,攜手合作。

鬥爭在所難免,甚至是常態。杜魯門與艾森豪因為麥卡錫的挑撥而撕破臉。尼克森與雷根為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而明爭暗鬥。卡特曾串通他國反對老布希出兵伊拉克的計畫。小布希窮一切可能不要成為柯林頓;歐巴馬誓言不要成為柯林頓或小布希二人中的任何一位。然而,總統們同時知道,國家比黨派或個人更重要。所以,小布希對歐巴馬的政策方向不但不出惡言,還協助後者處理2010年海地大地震救援工作;柯林頓與老布希發展出情同父子的友誼,在外交政策上仰仗不同黨派的戰略大師尼克森;在甘迺迪被暗殺後,艾森豪指導詹森如何在遽變中安定民心;在二戰後的滿目瘡痍中,杜魯門倚靠胡佛與艾森豪展開重建歐洲與重塑美國國際角色的歷史性工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統俱樂部》兩位作者分別為前任《時代雜誌》總編輯、史上撰述最多封面故事的資深記者,以及現任的執行副總編輯。兩人爬梳70多年來12位美國總統的無數演講稿、電報、往返信件、傳記以及各種檔案史料,呈現一幅跟你我想像不一樣的白宮史詩:總統們真正在意的不是一時的民調高低,爭奪的不是眼前淺薄的利益,而是在歷史長河中的定位。他們追求的救贖在於國家長遠的福祉與安定。而在他們的努力能被看到之前,他們是俱樂部裡唯一的夥伴。因為,除了他們,誰能夠真正的褒貶臧否他們?

◎◎◎總統的苦,只有總統俱樂部的伙伴知道◎◎◎

★德懷特.艾森豪:「總統的孤獨,唯有在無情的戰場上、處於煙硝四散、砲聲隆隆、死亡迫在眉睫之中的士兵的無助可以相比。這個人必須本於職責,謹慎地、從容地、恭敬地審視每一次爭論、每一個計劃、每一個預報、每一個選擇方案與每一個他行動後帶來的結果,然後,獨自一人做出決策。」

★約翰.甘迺迪:「美國總統只有他自己一人知道他得承受什麼壓力,以及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你人生中過去的所有經驗,都不可能幫你做一個好總統做好準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登.詹森:「一道令人生畏的高牆如今將我們分隔開來,這道高牆伴隨我當選美國總統而來。只要我還在任,除了我的家人,沒有人能穿過它……這樣的氣氛令我恐懼不安。」

★傑拉德.福特:「假使同情心與悲憫心無法與政治相容,那麼政治就出毛病了。」

★喬治.H.W.布希:「當我們決定要競選總統時,我們都知道這份工作有多麼沉重,至少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但要直到你第一次聽取簡報,才可能完全搞懂你身上的職責。」

★比爾.柯林頓:「老布希身上有我一直喜愛和尊敬的地方,雖然我們在選戰上成為對手,我真的開始喜愛上他……而且我也一次又一次地認識到,我們為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的爭鬥虛擲了我們多少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喬治.W.布希:「我不會浪費時間批評歐巴馬。我想,對一位前總統而言,現在是退出舞台的時候,讓現任總統努力去解決全世界的問題……我愛我的國家甚於政治。我認為歐巴馬必須能從白宮裡面得到協助。」

★巴拉克.歐巴馬:「我想布希父子與柯林頓都明白這份工作中的那種孤寂。你會得到建議,你也有人諮商。但最終,你才是那個拍板定案的人。我已經能感覺到那個壓力了。」

 

作者簡介

南西‧吉布斯(Nancy Gibb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西‧吉布斯目前為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蕭恩斯坦媒體、政治與政策研究中心」(Shorenstein Center)主任;2013至2017年為《時代雜誌》總編輯,同時也是該雜誌史上第一位女性執行總編輯;曾於1993至2006年間於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寫作教授。

她於1985年進入《時代雜誌》工作,初期只是兼任的事實查核員,從1988年開始採訪寫作,至今發表了175篇的封面文章,超過任何其他作家,其中包含讓她獲得2002年「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的九一一事件特刊。2003年被《芝加哥論壇報》選為全美最佳雜誌作家;2004年她的文章被收錄進普林斯頓大學文章彙編的「年度最佳犯罪寫作」,2005年再次獲選為「年度最佳政治寫作」;《時代雜誌》亦選之為「85年來的最佳寫作」。同時她也經常接受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的採訪,並於全美各機構針對美國總統的歷史、功能與意義發表演說。

麥克‧杜菲(Michael Duffy)

麥克‧杜菲目前為《時代雜誌》副執行總編輯。從1985年開始為《時代雜誌》工作,在1997至2005年之間擔任華盛頓特區分局主任,並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新聞學教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統俱樂部》是兩人第二次合作。2007年他們曾合著《牧師與總統:葛翰理在白宮》(The Preacher and the Presidents: Billy Graham in the White House)。

譯者簡介

陳兆偉

台南人,1960年生,東海大學哲學系、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著有《國家經營下的台灣糖業》,目前為雲林縣東南國中教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兆偉平時喜愛閱讀與翻譯。在一次偶然中,他在誠品台南文化中心店買到了《總統俱樂部》英文版,在並不確定是否有機會出版的情況下,憑著對本書與翻譯的熱愛完成多達40萬字的翻譯工作,完工後才找到八旗文化協助出版。這是他第一本出版的譯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