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將時下顯學阿德勒心理學運用在幼兒教養,翻轉台灣社會普遍的家庭教養模式
★筆法清楚易懂、易行,讓爸媽輕鬆將阿德勒心理學落實在日常親子互動中

翻轉家庭教育,融合阿德勒心理學終結教養惡性循環
以前,我們把孩子交給教養專家;現在,我們要成為教養自己孩子的專家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大哉問,
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
把學習、成長的權力交還給孩子,讓他有機會選擇、作主,並承擔結果;
尊重、平等地對待孩子,不要落入「孩子年紀小、我是為你好」的陷阱;
不要再比較、期望、貼標籤,改變觀看的角度,才能真正接納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教養模式,
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
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獎賞的傳統教養法。
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翻轉一: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
每個孩子、即使是雙胞胎,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存在著「個體差異」,不能用「一個方法、一套公式」來教養。看懂孩子的個體差異、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提供孩子合適的環境與資源;只要滿足孩子的真實需求,孩子就不用變壞。

◎翻轉二: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愛孩子
在「自由與承擔責任、平等與互相尊重」的情形下,無條件地愛孩子,爸媽不要在言語或行為中,讓孩子覺得必須要成績好、乖乖聽話,爸媽才會愛他。擁有完全的愛的孩子,才能完全地負責、完全地獨立。

◎翻轉三:重要的不是「為什麼」,而是「為了什麼」
阿德勒認為人類的行為,是有其「目的」的,而原因並不是關鍵。要改變行為,就要先了解是正向目的?還是錯誤目的?孩子若有「錯誤目的」的行為(包含(1)吸引過度關注、(2)權力鬥爭、(3)破壞報復、(4)無能放棄),首要是改變目的,對此阿德勒提出「不要指責、不要中招」兩大方法並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翻轉四:爸媽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或合理的結果
相信孩子有向上向善的趨力,給孩子機會面對行為的結果、累積生活經驗,孩子才能做出好的選擇,為自己負責。此外,爸媽也要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與孩子一起面對結果,不要放孩子獨自面對,更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你不聽」之類的話語落井下石。

◎翻轉五:讚美≠鼓勵,小心變相地投射爸媽的期望
阿德勒認為「鼓勵,是教養孩子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了它,可能就是造成不良行為的根本原因」,然而,台灣的父母很會挑錯,卻很不會鼓勵孩子,或是誤將讚美當成鼓勵,「好厲害喔!」、「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看似正向的鼓勵,卻因為不夠具體而無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與努力,甚至不知不覺把爸媽的期望加諸在孩子身上。

◎翻轉六:善用「我訊息」溝通,表達、理解都容易
「我訊息」的三元素:(1)對方的行為、(2)造成的影響、(3)自己的感受。可運用在孩子做錯事時與孩子溝通,也可用在鼓勵孩子的行為,或是教孩子使用「我訊息」與他人溝通。例如:「你打我,讓我很痛,我不喜歡被打」,而行為的當事人,在聽完對方的「我訊息」後,就需要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例如:看看對方有沒有受傷、幫對方擦藥、說對不起等。

教養的路上,你我都需要勇氣,
這是一本專門為現代父母書寫的育兒建議,
讓你勇敢愛孩子,放手教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豆粉圓爸為你解答大大小小的教養難題】

l 想寵孩子,卻又怕寵壞孩子?
l 不打不罵就等於不管不教?
l 孩子打人怎麼辦?孩子打爸媽怎麼辦?
l 處罰不行,獎勵可以嗎?
l 孩子玩太多?玩太少?怎樣才剛好?
l 該不該上幼兒園?幾歲上幼兒園?
l 孩子什麼時候該自己睡?
l 手足吵架怎麼辦?爸媽怎麼做才公平?
l 分享究竟該不該教?怎麼教?
l 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怎麼給?幾歲給?不乖可不可以扣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