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經理人月刊 09月號/2015 第130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n the middle】
因為這期封面故事要談「中階主管」(middle management或middle manager)這個角色對於組織的重要性,我才第一次認真想,所謂的「中階主管」究竟是誰?他們是一群怎麼樣的人?中階主管跟我們一般在講到「主管」「經理人」(manager)這個角色時,又有什麼不同?

我先查了middle management這個詞,網路版牛津字典(oxfordsictionaries.com)的定義是:The managers in an organization at a level between senior and junior managers.翻譯成中文,「在組織裡,介於高階經理人和初階經理人之間的那些經理人。」也難怪中層主管會經常自喻為「三明治主管」,因為他們之上還有「大主管」,底下還有「小主管」,以及為數更大一群基層員工。

談到「三明治主管」,說實話,負面意涵似乎總是略高於正面意涵,彷彿中階主管都是被卡在中間、左右為難的夾心餅乾。而翻開書籍、報導或調查報告,關於中階經理人的描述,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會出現兩種訊息:

其一,中階主管是組織裡面的中流砥柱、中堅份子,而且他們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必須能夠弭平「組織高層領導人」與「日常運作」之間的落差;其二,中階主管美其名任重道遠,但是真實的工作現況是:他們壓力大、責任重、訓練少、資源缺、權限小、工作雜,而且隨著組織趨於扁平化、訊息流通便捷通暢,組織的中層正在消失、弱化當中……也難怪,中階經理人的陣亡率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中層的重要性是一想便知的,組織的領導人或管理高層就算有再高遠的願景、宏大的目標,一定需要千千萬萬雙手去幫他們完成,他們又不可能逐一緊迫盯人,確保每一個基層員工都朝著他們想要的方向走,所以就需要有些「中間人」去「承上啟下」,負責解讀上意(策略),然後轉譯成具體執行計畫,確保目標的達成。如果說,組織中層能力積弱,組織的基層執行力勢必不振,高層儲備人才也將嚴重斷層,實在一點都不為過。

然而,面對這麼重要的一群人,組織名義上宣稱他們很重要,實際上又是如何對待他們?哈佛商業出版(Harvard Business Publishing)一份名為〈中層危機:為何中階經理還沒準備好要領導?〉(Danger in the Middle: Why Midlevel Managers Aren’t Ready to Lead)的報告指出,很長一段時間,企業在從事領導培訓時,都是採取「槓鈴式」做法(barbell approach),偏重於高階主管和新手主管,對於中階經理人比較忽視。之所以說是槓鈴,就是因為兩頭重(高階、初階主管)、中間輕(中階主管)。

我忍不住聯想到in the middle這個英文片語,經常都用來描述兩難之間的決策或困境,再加上前述「三明治」「槓鈴」的鮮明意象,讓我有了這樣的畫面:有個中階經理人,在健身房裡練槓鈴舉重,如果他的肌耐力不夠,能夠撐起的重量一定有限,甚至一不小心還有可能被壓垮。

過往,我們希望經理人自立自強;現在,組織或許也該想想,如何給這群已經當了一段時間主管適當的補給品,協助他們更強大、更上一層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編輯 齊立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