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文字

分享

0
0

經理人月刊 07月號/2017 第152期


評分人數不足
買書去

【編輯台時間】

很會講話和上台演講不一樣

你應該已經很難確切地回憶起,第一次看到TED影片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在某個課堂上,也許是在一個演講的場合裡,也許是朋友推薦你一定要看。總之,從某個時期起,TED影片就成了人們傳遞和吸收新知識和新觀點(或許還有人推薦你拿來學英文、練聽力)的管道之一。
如果你是從網路影片認識TED的,那麼先做個考古,TED已經超過30歲了。成立於1984年的TED,是由Technology(科技)、Entertainment(娛樂)、Design(設計)這3個英文字的首字母集結而成的一個非營利機構,起源是創辦人Richard Saul Wurman(知名設計師和作家,著有《資訊焦慮》)認為,未來的世界應該會和TED這3個產業的發展與交集密切相關,同時誕生於1984年的蘋果麥金塔電腦、Sony的CD隨身聽就是典型的例子。
2002年,原本要走入尾聲的TED,由現任TED總裁Chris Anderson接手。15年過去,TED不僅延續了一年一度的實體專題演講,還不斷開枝散葉,觸角擴及全世界,發掘了無數的傑出講者、發揚了無數的精彩觀點,發揮了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根據《TED TALKS說話的力量》一書,從2006年前6支TED影片首度上線以來,截至2015底,TED所有演講影片的每月觀看人次超過1億,許多個別影片的觀看次數更是累計突破1000萬次。
從喜歡TED或看過TED影片的人,是以「億」為單位的這點來看,好的觀點,確實可以跨越國界、專業領域和語言的界線。而如果說真正厲害的講者或專家,是能夠把艱澀的火箭科學(rocket science)講得門外漢都聽得津津有味,那麼TED影片裡的講者,某種程度上都做到了這一點:他們講的內容讓你跟著歡笑流淚,啟迪了你的心靈、拓展了你的眼界,甚至打開了你的腦洞。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跟我一樣的疑問:那些站上TED舞台的講者,是不是天生就很會講?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不可否認,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演說者,一站上舞台,就感染力十足。但是其實有更多講者是在TED的演講教練的協助下,經過適當的提點和演練,就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了演說能力。
這很讓人振奮,不是嗎?我周遭有太多人,一想到要上台講話,就緊張得想死,能逃避上台就盡量逃。但是如果逃不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有一種狀況是你下了台以後,更想死,因為表現得實在太糟糕,看不起自己,對不起觀眾。
任何人,只要站上台,只要台下有觀眾,就肩負著「不要浪費別人生命」的重責大任。在那個時刻,不管時間是長是短,你是不是字正腔圓、相貌端正根本變得非常次要,因為每一隻眼睛都在檢驗你是不是誠懇、是不是真心、是不是有洞見。更別說現在還有每一支連網的智慧型手機,都在跟你搶奪注意力,讓觀眾隨時就可以把台上的你關機。
跟TED講者學演說、學簡報的書籍,這幾年在書市裡都非常暢銷,我想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從千萬人、億萬人都喜歡的演說中,歸納彙整出的成功法則,必定能夠引起最大多數人的共鳴。更重要的是,在億萬人次的票房保證下,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吸引人的表達方式,讓人想聽、想看的演講內容。這也是任何一個很難離群索居的現代人,與人建立連結的必備生存法則。  

總編輯  齊立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